返回 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饭的后打饭  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饭的后打饭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木匠们眼神皆动,这么简单的一个法子,不难想啊。



“再加一点,除了做板车,一辆板车做好,每人赏粮五斤,除此之外,谁能想到好办法,把工具改进一下,跟我说,方法好,也有赏。”


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诸位皆是匠师,木工技艺,诸位比我在行,不妨花点心思。”



悬赏开出去了,木匠们没有改进工具的主意倒算了,若是真有什么好主意,能提高下生产板车的速度,那简直就赚了。



交待了技术顾问兼木匠营副手鲁犁,要他盯着进度多同时,若是有人想到了什么好方法,让鲁犁记着,一定得汇报,而后论功行赏。



木工技艺李孟羲一点不懂,完全是外行,他不便过多插手,呆着又帮不上太多的忙,于是呆了一会儿,便要离开。



“加把劲,每人五斤粮,已经给你们备下了,早做完,早来领粮。”走的时候,李孟羲特意说了一句,让木匠们干劲瞬间更足。



当李孟羲回到自己的车上,弟弟早自己睡了,车夫老铁竟然在车边等着。



“一旁说话。”李孟羲压低了声中,示意到一旁去。



老铁有事相求,火光摇曳下,他一脸的不好意思。



李孟羲见他这个样子,笑了,“铁叔,咱们是熟人,有事不妨说。”



老铁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,“小哥儿,你两日没来伙上吃饭,弟兄们也不见你。他们托俺问问,就是找活计的事……”



“奥!”一听老铁这么说,李孟羲立刻想起来了,还答应辎重营的乡勇们,给他们找点活做,赚点口粮。



不仅是为了帮这些熟识的乡勇,还关系到李孟羲挖掘民夫们生产力的计划,本来说好了,尽快把事情提上日程,可李孟羲太忙了,一忙这事耽搁了。



明天应该没事了,李孟羲想着。



“明日吧,明日我看看能找到什么活计给大伙做。”李孟羲答应了老铁。



老铁连连道谢。



然后,不好再打搅李孟羲休息,老铁忙离开了。



老铁走后,李孟羲沉思了一会儿,可以边随军边生产的简单手工生产的东西是什么来着?



对,是草鞋,筐子,还有蹂制皮革,除此之外,还有人会烧陶器。



大致就这些了。



李孟羲想着。



明日事,可明日决也。



李孟羲晃了晃脑袋,把事情从脑海中甩了出去,然后把火把丢在地上,滚了几滚,又踩了一脚,把火把熄灭了。



一夜又过去了。



翌日清晨,太阳刚照在脸上,李孟羲猛然睁开了眼睛。



“筐子。”睁开眼睛的第一时间,李孟羲嘴里脱口而出两个字。



敢请他昨晚把这事记了一夜。



又一日,该把义军随军生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。



李孟羲这一天,在上午教了弟弟写在,并把旧教的字带着弟弟温习了一遍,叮嘱弟弟没事儿别乱跑,认真习字。



然后到下午,李孟羲和游骑一起,边行军边前前后后的跑,调查各种生产所需的细节。



比如编筐就需要有荆条,没有荆条,竹子也行,没有竹子,细树枝也是行的。



荆条不太好找,竹林没遇到,要是遇到了,一片竹林砍上一会儿,就能砍够全军编筐所用了,更不用说还有细树枝,树随处可见,爬上树随便扯一些树枝,就有了编筐的材料。



关键是两点,其一,该如何让扎营的时候,让民夫们自发的去附近的树上扯树枝呢?命令可能不太行,只有激赏。



其二,义军现在能拿出手的奖赏就只有粮食了,物价又该怎么定,编一只筐难度是多大,花费时间又是多久,一只筐赏多少粮,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性呢?



还有,筐有大小,该怎么制定行业标准呢?



大筐若是一斤粮,小筐也是一斤粮,断然不行。



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饭的后打饭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