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二百九十章 笔  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百九十章 笔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金钱开路,世间无难事。



刘备背着半篓子钱过来,买东西都不带跟人讲价了,管他是啥,钱往多了给,很快,众人就不得不停下这次采买。



不是钱不够了,而是来的人少,再买拿不完了。



迫不得已,跟这萍水相逢的冀州乡民别过。



回程,刘备等五骑,有人肩膀上扛着一捆生麻,有人怀里抱着个酒坛子,还有人手里提溜着一卷牛皮。



不同于军中存着的一些经过处理的牛皮,人家这牛皮,是蹂制的熟牛皮。



李孟羲已经问过军中相关工匠,问蹂制牛皮需要怎么来,工匠们说需要用硝。



因此,当见到这里的乡民竟然拿出了硝制好的熟牛皮的时候,李孟羲就想问看能不能买点硝石。



但是,人家说牛皮是跟村里后生做甲买的,村里无有皮匠,没有硝。



李孟羲有些失望。



这次采买,买到了布匹两匹,一匹展开就尺长,一匹有四五尺长。



买到鸡蛋两只,是放了两个月坏掉的鸡蛋。



买到小半碗盐巴。



买到柴刀两把,柴刀若论攻击力,不如正规兵器,但是性价比还算不错。



每日扎营,允许民夫散出去,挖点野菜,捡点树枝啥的,多少也能减轻点军中的后勤压力。



铁器至今做不到军中一人一把,柴刀不仅可以做武器,而且还可以当做工具,用来砍柴啥的。



一把柴刀,等于每晚扎营时,多砍一片灌木丛,等于多收集了几十斤柴火,等于能让一堆篝火,从晚上烧到第二天早上,等于篝火烧的旺,火堆边足够温暖,等于一圈睡着的民夫就少生病,等于可能就少死几个人。



物超所值。



除此以外,像是一些干艾草,草帽啥的,乱七八糟的东西装了一篓。



最重要的收获,是买到了两只急缺的毛笔。



李孟羲看着手中的两只笔,一长一短,一大一小,一根都被用秃了,一根八成新。



李孟羲想起了那个卖笔的中年人,想起那日一言不发,举止怪异,李孟羲觉得很奇怪。



回到主道了,然后李孟羲神奇的发现,不见行军队伍了。看路上的车辙,大军走到前边去了。



众人于是便朝前追去。



回营,乱七八糟的物什,刘备把其丢回了辎重营,然后去找李孟羲去了。



李孟羲也刚回到车上。



回到车上,李孟羲跟弟弟炫耀着刚买到的两支毛笔,拿毛笔往弟弟脸上轻轻的痒痒他。



弟弟咯咯的笑了,“哥哥,可痒了。”



弟弟好奇的看着毛笔,指着小的那一根毛笔,瞪着大眼睛问,“哥哥,能给俺一个不?”



“给。”李孟羲把秃头的毛笔给了弟弟。



拿到了好玩的东西,兄弟两个迫不及待的翻出犀面大盾,用水袋倒出了一些水,然后用笔沾着水,以水代墨,在盾上乱写乱画起来。



不一会儿,马蹄声近,刘备来了。



李孟羲犹豫了下,把笔丢下,掷于盾上。



弟弟手疾眼快的捡起李孟羲的笔,然后一手拿着一支笔,双手一起在盾牌上乱画起来。



方才买东西的时候,刘备两次打断,李孟羲心有疑问,刘备来了,李孟羲正巧一问。



而刘备,似乎是知道李孟羲要问什么。



第二百九十章 笔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