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三百一十四章 青蒿  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三百一十四章 青蒿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小时候在农村生活,因此李孟羲比较清楚鸡鸭下蛋的频率。



可能跟气候有关,冬日鸡鸭下蛋少,春秋两季,鸡鸭下蛋比较多。



还跟食物有关,用充足的食物喂的时候,鸡鸭下蛋的频率也更高一点。



大致,三五天就可以下一只蛋。



如果军中有十辆养鸡鸭的车,每辆车上放三十个笼,就能养三百只鸡鸭了。



假设,平均三天一只鸡可以下一只蛋,那么,平均每天完全可以得到百来只鸡蛋。



百来只鸡蛋意味着什么,意味着可以让一百个伤兵每天有足够的蛋白质收入,意味着,军中的小朋友们,每天一个鸡蛋,能健健康康的成长。



此举,意义重大。



想通了到底还要不要再买鸡鸭,要!



能买多少就买多少,买他几百只都不嫌少。



可惜,虽然商队已经足够给力了,但是,每日能补充的鸡鸭最多也就三两只罢了。



要达到几百只鸡鸭的数量,不知需要多久。



此任,任重而道远。



李孟羲说能买到多少鸡鸭,就买多少鸡鸭,养的起,大不了用麸子喂。



刘备既然听李孟羲这么说,点了点头。



“对了,玄德公。军医急需黄连,双花,连翘,柴胡,桂枝,以及青蒿等药材,跟商队说,若遇这些药材,不管多少价钱,能买多少就买多少。”



刘备听李孟羲说的这一长串药材,有些记不住。



“孟羲,要不,你写下来?”



李孟羲于是,就四下看看,一看不得了,剪子被弟弟拿在手里玩。



“砖头,不准拿我剪子。再玩剪子我揍你。”李孟羲训斥,从弟弟手里夺过剪刀。



反正布匹也多,李孟羲随便从某一匹布匹上,剪下了几绺布条。



接着,提笔在布条上把药名一一写下。



李孟羲把药名写了两遍,因为游骑商队有两只,正好一只商队一个布条。



刘备把布条接过,看了两眼。



“得找识得字的人去跑商。”刘备小声嘀咕了一句。



商队不仅是要进行商业行为,更有外交职责。



现在要买药物,怕游骑把药名忘了,记在布条上。因此就需要有人能看懂字是什么。



对商队的要求更高了,得需要更高级的人才了。



以前有啥买啥,现在得按清单买了。



至少,游骑商队中,得有人识字吧。



现在两个商队,共计八名游骑,其中有人识得字吗,刘备也不清楚。



——



今日势必收获会不少,在剩下的下午时间,商队外出两次,也回返两次,还真的买到了药材。



药材是,青蒿。



傍晚扎营的时候,李孟羲见到了枯黄色干枯的蓬蓬状的干草。



第三百一十四章 青蒿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