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三百六十三章 种禾  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三百六十三章 种禾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“先夏至二十日,此时有雨,强土可种黍。”



先,早,前的意思。



夏至日前二十日,此时会有雨水。然后小米可种在肥力充足的田地上。



“一亩三升,黍心未生,雨灌其心,心伤无实。”



小米的种植密度应为,一亩地用小米种子三升,为最合理的密度。



至于禾心未生之类的,李孟羲觉得,此一点可以删除。



说的玄之又玄,等于没说。



下雨后土壤水份充足,肯定有利于作物发芽生长的,而不是什么雨灌其心之类的。



“黍心初生,畏天露。令两人对持长索,搜去其露,日出乃止。”



黍子植株长出来之后,比较畏惧寒冷,也就是,冰凉的露水挂在小苗上会影响其生长,这时,如果有空闲,可以拉着长绳在田间掠一趟,清除掉黍子植株上挂着的露珠。



这个方法比较有意思。



“凡种黍,覆土锄治,皆如禾法;欲疏于禾。”



最后总结,种小米,不管是覆土,锄草,还是追肥,等等其他后续耕作方法,全都是和麦子一样。



但是,需要注意发是,黍子应该比小麦种的稀疏一些。



这就涉及到了小麦和黍子两种不同的作物其植株大小的差异。



小米的植株比麦子粗壮多了,如果像麦子那样种,就会太过密集,植株之间相互争抢阳光和养分,不仅不会高超,反而会因此降低产量,还浪费了种子。



凡田有六道,麦为首种。种麦得时无不善。夏至后七十日,可种宿麦。早种则虫而有节,晚种则穗小而少实。



又至种麦法。



“凡田有六道,麦为首种。”



在汜胜看来,麦子是最具有性价比的作物。



在李孟羲看来,麦子综合产量,种植难度,后期打理难度,应对天灾的抗性等方面,达到了最高性价比。



拿俾子和麦比。



俾子虽然比麦子更扛旱涝,但是,产量比不过麦子的。



而且,麦子的产量,是在没有土豆红薯玉米之时,亩产最高的作物。



若真比较,芋头产量比麦子还大。



汉代一亩芋头能收七八百斤轻轻松松的。



但是,芋头水分大,实际干重没有麦子那么高。



而且芋头能提供的热量仅相当于麦子的三分之一。



也就是说,吃一斤麦子能吃饱,而吃芋头的话,三斤芋头给人体提供的能量只等于一斤麦子。



还有,芋头挑地,需要多水的土地。不如麦子具有普适性。



种麦得时无不善。夏至后七十日,可种宿麦。早种则虫而有节,晚种则穗小而少实。”



“当种麦,若天旱无雨泽,则薄责麦种以酢浆并蚕矢,夜半渍,向晨速投之,令与白露俱下。酢浆令麦耐旱,蚕矢令麦忍寒。”



种麦的时候,如果很久没有下雨了,比较干旱,可以用麦种和附子水,和蚕沙一起浸泡,早晨就可以把麦子拿去播种了。



酢浆这玩意儿,汜胜说能让麦子扛旱,李孟羲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啥,但是,他不太相信随便把种子泡一下就能让种子抗旱。



除非,酢浆这玩意儿有生长激素的成分,或者能促进麦子根系生长。



还有,蚕沙可让麦子耐寒。



麦子不怕寒冷的。



第三百六十三章 种禾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