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三百六十六章 麻类作物  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三百六十六章 麻类作物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黄豆如果直接拿来吃,不是太优良的食物。



因为不好消化。



但是,西汉时发明了豆腐,把豆子磨成豆浆,再加上石膏,就变成了豆腐。



就这么简单的一加工,不易吸收的大豆蛋白变得很容易被人体吸收,其创举,是划时代的。



一百斤的豆子,如果直接吃,人体能利用的豆子中的能量假设为100的话,那么把豆子磨成豆浆,豆浆再做成豆腐,豆腐很容易消化,营养也容易被吸收,那么,同样一百斤豆子加工出的豆腐,能被人利用的能量有150。



东西还是那么多,就那么一百斤豆子,但是稍微加工一下,就把利用率提升了五成,一百斤黄豆,能发挥一百五十斤的作用。



“大豆须均而稀。”



这没得说,豆秧低矮,但是乌泱泱一片,因此,黄豆种的时候,应种的稀疏一些。



大致,一步,挖三个豆坑,一个坑里丢三五个豆种这样子。



“豆花憎见日,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。”



奇了怪了。



黄豆开花,说怕见日头,见了日头花就死了,根也坏了。



若怕阳光怕成这个样子,那么黄豆这一个物种,早被大自然所淘汰了。



此处,李孟羲理解出,先贤理解出现了错误。



花败有期,不是因为见了太阳,花就死了,而是因为见了太阳,光照充足,花期黄豆生长迅速,所以很快,就结荚了,黄豆荚长出来了,花于是就掉了.



此处,应是错误。



“获豆之法,荚黑而茎苍,辄收无疑;其实将落,反失之。”



黄豆如何判定成熟与否呢,看豆荚变黑了,而豆杆变成苍白的了,此时,黄豆已经完全成熟了。



如果,等到豆荚都裂口了再收,虽然熟的更透,但是碰一下豆荚就裂开了。



黄豆散落一地,反而不利于收获。



“故曰,豆熟于场。于场获豆,即青荚在上,黑荚在下。”



所以说,黄豆收获在谷场上,把黄豆豆荚收获之后,在谷场上把黄豆剥出来,再放于缸翁之中,就这样。



“区种大豆法:坎方深各六寸,相去二尺,一百得千二百八十坎。”



把田地分割成一个个格子来种大豆,地坎宽和深都是六寸左右,彼此间隔两尺,一亩地,可有一千二百八十个坎。



“其坎成,取美粪一升,合坎中土搅和,以内坎中。”



地坎做成之后,取一些腐熟好的粪取一升,倒进坎中,和土一起搅拌,这便完成了施肥的过程。



“临种沃之,坎三升水。”



到了种的时候,沃,灌溉。一个地坎,灌三升水。



当然,如果灌溉条件便利,灌四升水也是可以的。



“坎内豆三粒;覆上土。勿厚,以掌抑之,令种与土相亲。”



一个小坎里,撒上三粒豆子,盖上下层薄土,土不能太厚,太厚种子就不能发芽了。



土盖上之后,用手稍微把土拍实,使种子和泥土接触。……这个,其实也不用真个用手拍,直接拿锄头,稍微挂一下,就能把土按实了。



“一亩用种二升,用粪十二石八斗。豆生五六叶,锄之。”



一亩地,用豆种两升,施肥十二石八斗。



一石,一百二十斤。



第三百六十六章 麻类作物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