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百九十七章 意难平   明末草头王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九十七章 意难平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所以说,关键点还是在姜镶这里,只要姜镶能够守住大同,不降清。



满清胆子得有多肥,才敢放着一只数万精兵在自己的腹心之地,自己全力去追击李自成啊!



北京城不要了?



山海关不要了?



辽东不要了?



而大同可是坚城!



姜镶真要想守,满清就算是全力进攻,最起码也得一年半载的才能拿下!



有这一年半载,李自成早就缓过一口气来了!



满清也占不了中国二百多年!



但是吧,如果事情只是这样的话,那么姜镶在历史上最多也就落一个汉奸的名声。



而不会是颇有争议了!



之所以有争议,那是因为他后来又反清了!



不管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,他姜镶到底是心怀民族家国而反清,还是被逼的走投无路而反清,其实这都不重要。



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不是出于本心做善事,就说他做的善事不算善事!



这特么是在耍流氓!



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结果



而事情的结果就是姜镶举旗反清了!



不但将满清的八旗主力拖在了大同城下一年多,给了南方的反清力量争取了一年多的喘息之机,还熬死了多尔衮这个满清的摄政王。



不管怎么说,他也能算是一个抗击异族入侵的民族英雄了!



但他却是一个四臣,先投顺,后投清,然后又反清归明,身上的污点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掉的。



这下是姜镶此人在历史上颇有争议,而不是被一面倒的说成民族罪人,汉奸的原因!



这也是为什么刘易对姜镶此人感到复杂的原因。



但杨振威,就不是这么回事了!



这特么是个汉奸!



实打实的汉奸!



姜镶是怎么死的?



据史料记载,顺治五年冬,姜瓖得知多铎病故、多尔衮染病,十二月初三大同起义归大明。



姜瓖率众,自称大将军,举起抗清大旗。这一年是戊子年,故称"戊子之变"。



一时间,姜瓖连陷旁近府县,富喀禅遣诸将根特、杜敏赴援,其附近十一城皆起义,以割辫为标志,遵用永历正朔。



多尔衮得知消息,亲率大军,派遣阿济格为先锋载红衣大炮急赴大同,进行围剿,一方面又对姜瓖进行劝降,宣布若能悔罪归诚,仍将"照旧恩养"。



但被姜镶拒绝了,多尔衮见招降无效,加派端重亲王博洛、承泽亲王硕塞、多罗亲王满达海,连同阿济格继续作战。



顺治六年六月,清军攻克了山西部分州县,阿济格围困大同数月,大同城内已经食尽,"兵民饥饿,死亡殆尽,余兵无几"。



守将杨振威等人于10月斩杀姜瓖及其兄弟首级,献城投降。



多尔衮病死,阿济格入城,恨城内兵民固守,下令屠城,除杨振威的官兵家属外,"官吏兵民尽行诛之","隳其城睥睨五尺",邻近各府、县等地区亦遭屠戮,史称"大同之屠"。



也就是说,姜镶是死在杨振威此人手中的!



大同是被他献城的!



然后,整个大同城被屠戮殆尽!



此人不是汉奸,谁是?!



刘易眼睛眯起,神色变得异常冰冷,挥挥手下令道。



“传令,去把姜镶的尸首给收敛一下,寻一口好棺材,厚葬!”



随即,刘易将目光看向了杨振威,冷哼一声,声音中充满了杀机说道。



“姜镶对你不薄,但你今日却是降我,实为不忠不义之辈!来人啊,将此人给我拿下,在姜镶棺前斩首,用他的人头,来给姜镶做祭品吧!”



杨振威闻言,脸上满是惊惧,不断的磕头求饶。



但刘易却是不为所动,他要祭奠的何止是姜镶啊!



还有死难在清军大同之屠中的十数万大同军民啊!



此战若是投降,谁都能活!



因为这些人都是日后在大同城奋力抗清,而被屠戮殆尽的民族英雄!



就连姜镶若是被俘,刘易说不得也会留他一命,但杨振威不行,刘易必杀他!



不杀他!刘易实在是意难平!



第一百九十七章 意难平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