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225 真正亲民官(二合一)   我成了大明勋戚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225 真正亲民官(二合一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黄河张秋段属于沙湾,土质堤坝极其脆弱。必须得挖出长长的引流河道,才能保证不会让决口连成一片,形成更大的洪泛区。



在这个没有工程机械的时代,陈涛指挥着数万民工,仅用了十来天时间,就挖出了一条长千余米,深宽均有数米的河道,绝对称得上是个奇迹。



“本官果然没有看错人,陈主簿督工进展神速,实乃百姓之福!”



尽快堵上黄河堤坝决口,除了能避免春汛期到来的水势危机,说不定还能让张秋镇的百姓赶上春耕。



就如同之前韩勇担心的那样,重建城镇跟河工大业,用不了这么多的流民,不可能搭设粥棚白白养着。



大部分的灾民还得靠分配田地,让他们自力更生。



赶上春耕,就意味着能多生产出来一年粮食,不仅能缓解沈忆宸的米粮压力,还能让灾民自己积攒更多的财富。



毕竟沈忆宸暂时不缺钱,不代表永远没有后顾之忧。河工大业一旦彻底启动起来,单单官府差役、卫所军户、民工劳役的饷银支出,每个月就会高达十万两。



河堤想要修建成百年工程,势必许多险要河道得用上坚固的石堤,这放在明朝同样费用不菲。



早日让阳谷县恢复往昔耕种繁荣,获得合理的财政收入,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环,否则就是无根之水得不停想办法搞钱。



“其实治水能进展神速,功劳更多是在佥宪身上!”



陈涛不敢居功,拱手回了沈忆宸一句。



“陈主簿,没想到你除了治水督工,奉承同样是一把好手呀。”



沈忆宸开了一句玩笑,陈涛看起来憨厚老实的,这功劳也能甩到自己身上。



他可不是什么贪功之人,这段时间忙的都没来河堤看过一眼,得多厚脸皮才好意思居功。



“下官可没有奉承佥宪,而是历年治水河工之事,从未有过此等速度。”



“如若不是佥宪能让百姓信任,愿意出工出力,任下官再怎么巧舌如簧,也达不到今日的工期。”



陈涛在张秋镇担任主簿接近二十年,曾在数任朝廷委派的治水大臣手下任事过。以往征调的徭役民力,绝大多数都是被强征而来,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受监工的鞭子。



就这种待遇,哪怕自己有雄心壮志,也无法调动民工的积极性。



现在河道上的局面与之前截然相反,无需动用任何的残酷刑罚,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去动员,民力们每日热火朝天干劲十足。



生怕自己偷懒耍滑,被踢出治水的劳役队伍,不但没有了银钱工饷,还没了每日管饱的米饭肉食。



以至于原本维持秩序的卫所兵役,无所事事的情况下,也加入到工程的民力队伍中,为张秋镇治水出一份力。



这等场面,陈涛生平未见,不是沈忆宸的功劳,何人能做到?



面对陈涛的肺腑之言,沈忆宸淡淡笑了笑回道:“与其说是本官的功劳,不如说是参与河工民力的功劳。”



“陈主簿,你带本官去巡视一番,边看边说。”



“是,下官遵命!”



说罢,陈涛就走在前面领路,实地介绍目前的工程步骤。



正在挖掘河道支流的民工们,远远看到一名身着绯袍的官员走了过来,还没等他走近看清楚相貌,就纷纷欢呼雀跃起来。



原因很简单,整个山东地界官居四品的绯袍大员,除了沈忆宸会来到河堤亲自视察,就没有其他人的可能性。



“这身红色官袍肯定是状元公来了!”



“除了状元公还能有谁,弟兄们赶紧站好迎接!”



“四儿你把脸上沙土抹掉,面对状元公得相貌干净,不能无礼!”



“状元公乃当世青天,怎能站着迎接,当行跪拜礼!”



离远了这群民力们还七嘴八舌的讨论,当沈忆宸真正来到他们面前的时候,许多人都呆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。



哪怕其中很多人都不止一次见过沈忆宸,却依然难掩内心中激动的情绪,可以说他们这条命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救的!



“诸位父老乡亲河工辛苦,本官最近公务繁忙,来晚了。”



还没等民力们反应过来,沈忆宸就先拱手表达了歉意。



他这番言语一出来,立马各种“不敢当”、“草民不敢”、“拜见状元公”的回复声音,然后乌压压的跪倒一片行礼。



“诸位父老乡亲都起来吧,此乃河工重地,非法堂之上。以后无论大小官员巡视,皆无非行跪拜礼!”



未来河道修筑新堤坝将延绵数百里,横跨山东数个州府,免不了各种官员来到河堤巡视。明朝废除了元朝了许多陋习,但行跪拜礼这条却保留了下来,强化了尊卑等级制度。新笔趣阁



以前沈忆宸是个小虾米官员,而且出身清贵翰林官,除了皇帝之外,无论是他跪拜别人,还是别人跪拜他的情况,其实都比较少。



现在出任佥都御史来到地方,愈发感受到各种跪拜礼的不便。其他官员如何行事沈忆宸不知道,至少在自己手下办事,这套腐朽的礼仪能免就免。



特别是这种工程要地,来一个官员跪倒一片,那还做不做事情了?



吩咐完民力们起身后,沈忆宸就卷起官袍下摆,准备走下正在挖掘的泥泞河道。



见到沈忆宸的这个举动,姜沛、陈涛等阳谷县官吏大惊失色,赶忙挡在他面前说道:“佥宪不可,这下面泥泞不堪,别污了您的衣袍。”



“诸位父老乡亲能满身泥污,陈主簿你能亲力亲为,本官又有何不可?”



说罢,沈忆宸不顾阳谷县官吏阻拦,踩着泥泞土道就来到民力们身旁。



望着沈忆宸一步步靠近,河道内挖掘施工的民力们,简直呆若木鸡。以前遇到大官巡视工地,最多就是在随从前呼后拥下,远远看上几眼便转身离去,连话都不说一句。



沈忆宸却不顾满身泥污,实打实做到了治水必躬亲,这等身体力行属实让人惊叹。



“这位小兄弟今年多大了?”



还没等河道内民工们反应过来,沈忆宸已经满脸亲和笑容,朝着最近了一位民夫询问起来。



“我今年十九。”



民夫下意识的脱口而出,连草民二字都忘了。



“你比本官年纪大一些。”



沈忆宸自然不会在乎这些细节,他拍了怕对方肩膀继续问道:“最近在河道参与劳役,伙食吃饱了没?”



“吃饱了,每天米面管饱,还能分得一块肉食,比我以前在家吃的好多了。”



听到这个回答,沈忆宸满意点了点头,然后追问道:“那每天劳作还吃得消吗?”



“吃得消,以前修城墙的劳役,搬石头比这辛苦多了。”



可能是年纪相仿,加上沈忆宸表现的足够亲和,这名询问的年轻人回答很自然,并没有那种因为畏惧而导致的结结巴巴。



“那就好,如果日后有什么问题,你们可以告知陈主簿,本官会尽力解决。”



“状元公我没问题,只想早点修好河堤,这样就能报答伱的恩情!”



“好。”



沈忆宸笑着再次点头,就把目光转向另外一名老者,开始询问他一些河工以及生活上的事情。



这一幕看在众人眼中,心中俱是百感交集。



民力们自然不用多言,那些被沈忆宸挑中问话的,很多都已经饱含热泪。就算没有被沈忆宸问到,看在眼中同样激动不已。



他们万万没有想到,堂堂状元公会关心自己这等贱民的衣食住行,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,恐怕说出去都没人会信。



而阳谷县的官吏跟差役,此时放下了与沈忆宸最后一丝隔阂,彻底被他言行举止所折服。



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这曾经是他们这些亲民官的理想跟终极目标。现如今看来,自己与治下百姓的距离,远远大于沈忆宸这个外派京官。



这才是真正的亲民!



问了七八个人后,恰好午饭时间来临,数百名煮饭的民妇提着箩筐跟木桶,来分发食物。



225 真正亲民官(二合一)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