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105章 周边局势   明末逐鹿天下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05章 周边局势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崇祯三年,九月中旬,武英殿内。



苏河面前看着巨大的沙盘,上面插着各种旗帜。



一师、二师等军队,所有高级将领,全部来到武英殿,参与战前动员会议。



李凤鸣拿着一根棍子,  给众多将领讲述周边的局势。



他指着陕北方向。



“陕北的起义军已经发展壮大。



他们已经打下绥德州。



新任的三边总督洪承畴,已经被躲到西安府训练军队,同时请求朝廷支援。



我们把陕西大明官军精锐一举歼灭。



官军和起义军战力已经发生逆转。



陕北起义军停止流窜,开始攻打坚城。



特别是随着陕西旱情恶化,粮价暴涨。



很多百姓连活命的粮食都买不起,当地士绅肆意抬高粮价,  很少有救助百姓的行为。



陕北各大城市,  关起城门,阻止流民进入。



百姓不想饿死,  只能加入起义军。



起义军也没有多少粮食,他们通过攻城消耗青壮。



通过连续不断的攻城,现在已经攻下绥德州,他们形势一片大好。



但他们之后肯定会败亡,因为这些人内部不合。



王嘉胤和王自用争权夺利,打下绥德州之后,起义军内部已经开始出现分裂。



只要一个小矛盾引爆,这两人就会分家。



再者,起义军内部,很多不逊于这两人的将领崛起。



比如大名鼎鼎的高迎祥,他自称闯王,总体兵力比二王弱一些。



但他的手下,边军人数最多,综合战力更强。



特别是他侄子李自成作战极为勇猛,绥德城就是被这个人攻破。



内斗是起义军败亡的内因,  还有重要的外因,那就是大明朝廷已经重视它们。



大明朝廷已经派新任延绥总兵曹文诏,带领关宁军进攻起义军。



这个人也需要重点关注,关宁军来陕西打起义军,会不会只是幌子。



关宁军的真实目标是我们。



我们出兵之后,必须留有足够的防守力量,防备大明官军偷袭。



还有一个新消息,要特别注意。



凤翔府守军本来封锁陕西百姓,防止他们进入宝鸡县。



这些人宁可让流民饿死,也怕进入我们这里,增强我们的实力。



但起义军不粘泥的部队,击溃了凤翔府的官军。



他们还想进入宝鸡县,被益门侯苏虎开炮吓走。



凤翔府已经没有大明官军,我们必须要做好大批流民南下的准备。”



李凤鸣介绍完北方的情况,他要介绍东面的情况。



“李青木旅长带领水师旅,不断蚕食兴安州的大明官兵。



我们现在已经掌握兴安州全部地盘。



这里主要通过汉水水道与湖广的勋阳府相连。



其他地方全是山路,大军很难通行。



现在朱燮元在汉阳府和武昌府驻守重兵。



大明湖广水师,也封锁汉江和长江一线。



特别是汉阳府和武昌府的炮台,红夷大炮众多。



大明官兵只要堵住长江,完全封锁水道,  我们的船只就是靶子。



勋阳府大明也派重兵防守。



我从大明布防,  能看出来朱燮元重点防守湖广。



他们认为我们下一步,如果向东和南进攻,攻入湖广是最大的可能。”



李凤鸣把手中木棍,直接砸在西南的一座大城上。



“这就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,川渝地区最大的城市蓉城。



我们进攻蓉城,只能选择走金牛道。



这是入蜀唯一能走粮车的大道。



我们要靠堂堂正正的战法,击败大明官军。



这条道路,也是自古以来,绝大多数军队成功入蜀的道路。



只有三国时期曹魏大将邓艾,他走小路破灭蜀汉。



这一招极为弄险,小路无法走粮车。



邓艾当时走过阴平道时,他就已经断粮。



那时蜀汉如果能出现一位大将,挡住他几天,三国的历史就会被改写。”



李凤鸣啰嗦这么多,就是为了坚定将领的决心。



金牛道是最容易走的道路,也是最难走的道路。



任何一个将领,都知道金牛道是入蜀最佳的选择,敌人也必然会派重兵防守。



入蜀之战,那将是用士兵血肉堆积出来的胜利。



李凤鸣用木棍指着,离他们最近的一座小县城,简单向将领介绍入蜀作战。



“这里是广元城,我们入蜀遇到的第一座城池。



大明官兵在这里,驻守一万名官兵。



朱燮元也调派很多红夷大炮,广元城地理位置也险峻,易守难攻。”



李凤鸣把手中木棒向下移动,移到沙盘上标注血红色的关隘。



“这里是剑门关,它又被称为剑阁。



它是天下第一雄关,我们只要攻破剑门关,后面就没有太难的关隘,那是一片坦途。



看沙盘地形就知道,剑门关易手难攻。



对我们最困难的一点,这里山路非常陡峭,重炮运不上来。



但大明守军,却能在关内铸炮。



我们没有重炮火力支援,顶着大明官军的红夷大炮进攻,伤亡会非常惨重。



我们没有时间在当地铸炮。



必须尽快拿下剑门关,以最快的速度夺下蓉城。



不给朱燮元调兵遣将的机会。



我这几个月研究数千次,攻打剑门关的战术。



会尽量减少士兵的伤亡,但凭我们的实力,肯定能打下剑门关。



拿下剑门关,蓉城无险可守。



整个四川盆地,都是我们的战果。”



李凤鸣盯着沙盘,剑门关是这次入蜀作战,最大的难关。



只要攻克剑门关,朱燮元必定死保西南。



朱燮元会调集大部分兵马,争夺四川各个城市。



他们就是猛虎出闸,凭借火器的犀利,大明官军根本挡不住。



大明整个西南,都属于他们的战利品。



长期攻不下剑门关,朱燮元抓住机会调兵遣将。



几路明军攻打汉中,那时他们损兵折将,进退两难。



只能死守汉中。



到时候即使守住汉中,也会被大明官军持续进攻,想扩展地盘变得非常困难。



李凤鸣讲完,他就走下讲台。



将领们在思考李凤鸣讲的内容。



苏河之前,一直没有公开透露,下一阶段到底进攻哪个地方。



大部分将领,都猜测是湖广,这是最好进攻的一条路。



现在说出进攻目标,所有人关心的问题,就是谁会留守汉中,谁会入蜀作战。



他们是军人,只有军功才能证明他们的能力。



每个人都想封侯,已经封侯的人想更进一步。



苏河走上台,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。



“大家这段时间练兵辛苦了,有人多次询问我,为什么要龟缩在汉中。



不能享乐,那会消磨意志,必须要主动出击。



我们的军队,已经打败大明陕西精锐官军,战斗力得到验证。



但我不能只考虑军队的战斗力。



我们武器是否充足,我们粮草是否充足。



军队经过长时间战争,需不需要休养生息。



战争总要死人,准备不好,会死更多的人。



这就是一将无能,累死千军。



我是你们的统帅,必须要想办法带你们走向胜利。



没有必胜的把握,我们绝不能盲目出兵。



那时候,我们刚歼灭明军,就盲目出兵。



粮草不足,军医没有几名。



军队的指挥体系也很粗糙,大部分基层军官只知道亡命冲锋。



这种状态去打仗,我们可能前期因为士气充足,打几次胜仗。



等到把老兵拼光了,我们拿什么去打仗。



没有稳固的根据地,没有源源不断补充的新兵。



只要一场小规模的失败,我们就可能一蹶不振。



大家想想看,用你们现在手中的兵,去攻打那时候的兵,是不是非常轻松。”



李大壮在一旁听着,他脸上有些发红,感觉苏统领就是在说他。



他想要建功立业,多次询问苏统领,什么时候出兵作战,将士们等的很着急。



苏河看着台下的将领,语气变得更为严厉。



“这些找我咨询何时出兵的将领,我很理解他们。



军人想要建功立业,这是很正常的想法。



但有些人,安逸之后就飘了,有了老婆孩子热炕头。



觉得现在安逸日子过得不错,不舍得用命打仗,就想过自己的安乐日子。



普通士兵这么想,还有情可原。



一些高级将领这么想,这就是畏战。”



苏河说到这里,把手狠狠的拍在桌子上,砰的一声响。



台下很多将领听到这声音,他们心都一颤。



苏河继续说道:



“觉得自己应该享福,提前和我说出来,我让你们体面的退役。



一旦开战,谁有退缩的想法,军法处置,我绝不轻饶。



我们现在得到的东西,都是用命换来。



一旦有了退缩的想法,准备投降。



那我们所有的东西,全部都保不住。



让你们看《水浒传》,读一读投降派的下场。



有的人刚结婚不久,看到老婆怀孕,想看孩子出生,有些舍不得,这种情绪我都能理解。



我老婆现在也怀孕,我跟你们一样,也想看孩子出生。



睁眼看看陕北大地的情况,没有军队保护,老婆孩子连口饭都吃不上。



这次我会让军中的祝师,进入军队,给士兵和基层军官做思想动员。



发现有厌战情绪的军人,劝不回直接让他们退役。”



苏河很生气,有一少部分基层军官,出现一定程度的厌战情绪。



他害怕高层将领也有人厌战,这次提前说出来,预防有高层将领厌战,开战时候影响战局。



他们相亲成功,有一个美满的家庭。



军人训练时也有假期,大部分妻子都已经怀孕了。



一些人就觉得人生圆满了,想要陪着老婆孩子,一起过幸福日子。



苏河理解这种心理,但绝不能让有厌战情绪的军人上战场。



战局焦灼时,有一个部队崩溃逃跑,就可能让整个大军溃败。



要让士兵知道,只有打败明军,他们才能继续过好日子。



祖庙建立后,苏河派遣经过训练的祝师,进入军队中给士兵做思想工作。



祝师平时负责教士兵识字,给他们讲古代军人建功立业的故事。



祝师不参与军队指挥,他只负责教育和后勤工作。



第105章 周边局势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