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三百四十七章:朱棣的新军!吕珍揭秘太子!  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三百四十七章:朱棣的新军!吕珍揭秘太子!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翌日。



鸡笼屿新军大营。



朱棣、徐辉祖、徐妙云一群人抵达大营。



五千人大营十分大。



海湾内河堤后方,最平整,占地足足两百亩土地,全被规划成步军大营。



俞靖和沈至骑马跟随在后,走入大营,随意扫了眼,就止不住眼红,小声嘀咕:“该死的蒋胖子,每次来步军大营,我都想刀了他!”



步军是谭渊、张武等人管辖。



他很怀疑,蒋胖子就是因先认识老谭等人,关系好,才特批了两百亩大营。



要不然,在这四海之上,他们海军才是真正的主力,为什么,海军弄个造船厂,蒋胖子却只给一百亩?



沈至哭笑不得,“老俞,你这可就没良心了。”



步军用地不在海岸边,是海岸后面,这里的开阔地虽然也少,但不缺这两百亩。



而且,燕王的私兵两万人员。



这还只是现在。



等燕王彻底出走大明后,发展多少军队,就不必顾虑大明的感受了。



这处兵营,也会成为燕王步军的训练基地。



现在留足足够使用的土地,很正常。



造船厂在海岸边。



优质的地段,还要留出来,分配给商行。



而且海军也不止造船厂,战船不要停靠了?



海湾处,最好的一块深水港,就单独划给了海军。



殿下没提,蒋进忠已经为俞靖考虑好了,为实现商船和战船分离,将来还要给海军建设单独的水寨。



确保敌人无法利用商船,袭击海湾内的海军战船。



老蒋这一年,为了王爷在东番的基业,两百斤的胖子,都生生累掉了几十斤,他看着都感慨。



这和他们沈家打听到的蒋进忠形象,完全不符。



嘿嘿……



俞靖厚着脸皮讪笑。



吕珍、梁道明两方人跟在后面,听着两人议论,眼中惊色不时闪过。



梁道明微微凑向吕珍,低语,“吕前辈,如今的鸡笼屿和陈祖义时期,完全不一样啊!”



与陈祖义时期,海盗窝的混乱无序,声色犬马不同。



现在的鸡笼屿,充斥着一股昂扬凝聚力,生机勃勃。



他们比朱棣早到几天。



朱棣腊月二十八抵达当天。



他们一行人,征得蒋进忠同意后,沿鸡笼河谷往上游,去观摩了各个安置点。



“我有种感觉,这股昂扬凝聚力,鸡笼屿海湾似乎快笼罩不住,总有一天,会发出一声龙吟,冲出海湾!”



彼时,他们当如何自处?



这一年,钱没少赚。



可,对于未来前途命运,他还没琢磨好。



吕珍梅花瓶老巢,就在鸡笼屿东北方。



四皇子这条龙,腾势而起,冲出鸡笼屿海湾时,吕珍的老巢首当其冲。



双方关系再好。



四皇子恐怕也无法容忍,一支不属于自己的力量,侧卧身畔!



吕珍沉默不语。



有些话,不能与梁道明说。



临近年关时,有锦衣卫驾驶小船出现在梅花瓶。



自称代表太子朱标而来。



希望他能效忠太子。



潜伏在四皇子身边。



这人还给他留下一块锦衣卫百户腰牌,一套百户官服。



对方真是大明太子朱标的人?



他无从验证。



他甚至怀疑,对方报出的名讳,都是假的!



若真是太子朱标的人。



是不是就意味着。



传闻中,大明太子和四皇子手足情深,都是假的?



他这次来,就是想把此事告诉朱家老四。



太子离他太远。



朱家老四却在身边。



而且,如今,他麾下数百兄弟,完全依赖大燕商行讨生活。



大燕商行对他们也不错,至少,这一年,兄弟们从中赚了很多。



即便现在不干。



在东番岛当百姓,都能过上富裕日子。



何况,相比朱元璋喜爱的太子,他更欣赏朱棣!



……



众人一边议论一边想事。



很快来到早已布置好的点将观摩台旁边。



五千人,已经列阵而立。



虽然基本都是一群新兵,少了点杀气。



可横平竖直,一条条直线构成的整齐阵列,威严肃穆。即便老行伍,也都不由眼前一亮。



吕珍、梁道明好奇打量同时,跟随朱棣一行人走上观摩台。



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支新军。



众人落座后。



朱棣大踏步走到观摩台前方,脚踩在木板上,发出嗒嗒嗒步点声。



所有人都清晰感觉到。



此刻朱棣不同往日。



徐妙云抱着小雍鸣、小祈婳,看着朱棣背影,低头,含笑低语,“看,阿爹是不是更威武了?”



“稍息!”



就在此时,朱棣的声音突然响起。



嗒!



吕珍、梁道明不解皱眉时,五千将士,左脚顺脚尖方向,同一时间伸出三分之二,两腿自然伸直,上体保持立正姿势。



梁道明、吕珍惊骇对视,下意识起身。



他们太清楚,这小小动作,所有人都作对,且所有人同一时间做出,意味着什么!



令行禁止的纪律!



朱棣唇角也不由浮现笑容。



谭渊、张武两人,带领三百海防将士,能用一年时间,硬生生把一群,大部分不识字的农家子弟,训练到如此程度,恐怕两人没少脱皮流汗。



“拜见殿下!”



谭渊站在最前面,大声行捶胸礼。



“拜见殿下!”



五千人紧随高呼。



山呼声,惊动海湾内海鸟,成片啼鸣飞起。



“兄弟们的家人已经落户东番,今后我将带领兄弟们,立足东番,守护我们的家人,用我们手中刀枪,开创属于我们的未来,我朱棣,在此起誓,将来我们所有人的日子,只会越来越好!”



……



梁道明低语,“吕前辈,看这些将士的眼神!”



他竟然看到信服、崇拜!



这可都是新兵。



朱棣没率领他们打过胜仗!



而且,这一年多,朱棣忙于建安乡土村社建设,来鸡笼屿次数也屈指可数。



吕珍边听朱棣讲话,边说道:“这些将士,都来自咱们昨天参观的鸡笼河谷安置点,他们来东番前,都是佃农,来到鸡笼屿后,分了田,成立了乡土村社……”



……



“如果你肯给他们这么多,为他们考虑这么多,他们也会对你如此!”



梁道明苦笑。



他就是想,也没这个才能。



这一年,他也兴致冲冲,在三佛齐,自己的地盘,试着搞乡土村社。



没有一点意外。



失败了!



反对声、搞破坏的人,太多太多了。



就连自家人都唱反调!



还怎么搞?



搞了几个月,就意兴阑珊放弃了。



“好了,接下来开始发新式军服,这些军服所用布匹,都是咱们建安老乡织的……”



建安乡土村社建成后。



他就购买了一批棉花。



分包给农村妇女,按妙云织劳动布的法子,让建安农村妇女分工合作,织出了这批布。



这个过程,农民即赚了钱。



还学会了土桥村分工合作的纺织模式。



完成这个任务后。



沈至就趁热打铁,派出沈家织工去村中指导,让建安农村妇女,按照要求,纺织海贸需要的棉布。



这种农村织出来的低价棉布,据沈至说,海贸不愁销路。



总之,他已经开始用经济方式,宏观引导建安乡土村社向更高级发展了。



未来一年,建安、闽县,以及建成乡土村社的其他村庄,他都会尝试用经济方式,进行宏观引导。



……



朱棣思绪中。



几辆马车被牵到阵列前。



谭渊等人开始给将士们分发新式军服。



现在将士们穿的,只是统一的服装,有点像家丁服。



不,就是家丁服。



当时急需,他直接让沈家帮忙统一制作的。



至于现在的新式军服,则是大燕商行,先雇人,把衣服裁剪好,缝制则分包给建安城内妇女完成。



很多家庭,还赚了点钱。



“吃燕王的饭,穿燕王的衣,领燕王的饷,为燕王效命!”



第一个将士领了新式军服突然高声大喊,随后,每个将士领衣服,都要大喊一声。



第三百四十七章:朱棣的新军!吕珍揭秘太子!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