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0071章:何人知贡举?一鸣惊人的张方平  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0071章:何人知贡举?一鸣惊人的张方平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除夕夜。



汴京城的条条街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。



各种勾栏瓦舍、酒楼茶肆皆是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。



街道上灯火明亮,如同白昼。



随处可见各种杂耍、滑稽戏、猜谜语、卖小吃的小摊贩。



大街小巷,人人皆穿新衣。



各种吆喝声、车马声、欢笑声交织在一起,喧天动地。



若大宋朝每个州城都如这般,那绝对可超汉唐盛世。



苏良、唐夫子、唐宛眉、桃儿四人吃过晚饭后,也来到大街上游玩,感受年味。



直到深夜方归。



这晚,苏良并未守夜,他陪着唐夫子浅饮数杯后,便躺下睡了。



因为他需参加明日的大朝会,三更天便要起床漱洗。



……



庆历六年,元月一日。



苏良不到三更天便起了床,然后穿官服,直奔皇宫。



大宋的礼制颇为繁琐。



官员们在宫禁外排队都排了大半个时辰。



随后,随着天色渐亮,文武百官皆来到大庆殿。



赵祯身穿裘冕(皇帝专用大礼服),手执天子之笏,说了一段祈祷天下安宁、国泰民安的话语。



紧接着,开启了第二个环节,各国使臣进殿朝贺。



有辽、西夏、三佛齐、大理、大食等多国使臣。



苏良望着辽国使臣那副高冷的模样,突然想起了包拯。



他预估,包拯一定会比这位辽国使臣更加高冷。



这场大朝会足足持续到近午时才算结束。



随后便是午宴。



苏良吃过午饭,便开溜回家了。



一方面是官服穿的实在难受,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他作陪。



陪同各国使臣的官员皆来自太常礼院和礼仪院。



这些官员贼能喝,乃是精挑细选出来的。



在保证自己不丢人的情况下,还能让别国使臣丢人。



各国之间,看似一团和气,其实还是在暗暗较劲。



特别是宋、辽、西夏三国,使臣们的心眼堪比蜂窝的孔洞。



正月初六。



王安石和司马光赴任心切,在苏良相送下,一大早便离开了汴京城。



而苏良的丈人唐夫子,看完元夕灯节后,也坐上了前往扬州的商船。



唐夫子已习惯教书育人的日子。



扬州还有一群孩子等着他上课,而他在汴京无朋无友,也呆得腻了。



临行前,唐夫子再次交待苏良和唐宛眉,生子乃是今年最重要的事情,务必重视。



二人也满口答应,必将努力为之。



……



正月十六一大早,察院。



苏良刚进屋,便见周元正在奋笔疾书,瞧着已写了有大半张纸。



“子雄兄,刚过完年,便有如此紧急的奏疏要写了?”



“省试在即,该是推举知贡举的人选了!”周元放下笔,笑着说道。



这时,苏良才意识到,三年一次的科举省试又要开始了。



“敢问子雄兄举荐的是谁?”苏良好奇地问道。



“当下朝堂,宜知贡举者,无外乎三人。欧阳学士、王学士和王中丞。”



欧阳学士是欧阳修,王学士是指王尧臣。



当下,二人皆在学士院任翰林学士。



第0071章:何人知贡举?一鸣惊人的张方平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