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0148章:冬至郊祭,贝州兵变  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0148章:冬至郊祭,贝州兵变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赵祯下诏废除驯象表演且禁止外邦贡象后,群臣无人提出反对意见。



因为苏良的理由实在令人无法反驳。



陈执中因病告假。



冬至郊祭的重担全压在张方平、夏竦和丁度的身上。



十一月初十晚。



赵祯带着夏竦、张方平、吴育、丁度等人探望陈执中,并送去了诸多补品。



陈执中一边感恩,一边称自己无法继续主持冬至郊祭演练实乃辜负圣恩。



其老泪纵横,稀里哗啦说了一大堆。



一旁,夏竦等人听得直翻白眼。



这场哭戏,没有一定的体力还真演不出来。



赵祯心软,不停地安慰陈执中,令其好好养身体,冬至郊祭还需陈执中来主持。



这下子,若冬至郊祭若举办的甚是完满,陈执中居首功。



若出现问题,那就是夏竦、丁度、张方平等人执行不利了。



古话说,会哭的孩子有奶吃。



此话对这群朝堂相公,依然适用。



遇到赵祯这位心地善良的官家,会哭的相公无疑会地位更稳。



……



两日后。



包拯也将驯象伤人案,审理完毕。



象本温顺,之所以发怒失控。



主因在于驯象人手持利刃,在象腿下刺入了数道狭长的口子。



象所主事的一名吏员因管辖不严,严重失职,脊杖十三,编管一千里。



两名虐待大象且致百姓伤亡的驯象人,脊杖二十,刺配两千里军州牢城。



赵祯废除驯象之诏和包拯的审案结果,引得许多百姓盛赞。



驯象表演虽然好看。



但若以牺牲朝廷与百姓利益,甚至为百姓带来伤亡隐患,那就不值得了。



……



夜,月圆如盘。



眉州眉山,苏宅内。



十一岁的苏轼与九岁的苏辙刚背完苏景明的《百家学疏》。



二人一边观月,一边啃着手里的鸡腿。



苏轼道:“弟,景明先生此疏又打破了我对他的印象,他有时是个读书人,有时好像又不是,我特想见他一面。”



“嗯嗯,我最喜欢他夸赞柳七先生那句‘柳七先生之词,可佐饭食’,虽然父亲不让我们读柳七,但柳七先生的词是写得真好啊,我都想要去钱塘了!”苏辙看向月亮,一脸期待。



苏轼啃下一只鸡腿,一脸自信地说道:“为兄日后在词的境界定然不会低于柳七先生。”



“哥,你吹牛吧!你就做个鸡腿还行,柳七先生之词是可佐饭食,你是可做饭食。”



“看我不揍你!你哥哥我乃是十全之才。”



……



月光下,兄弟二人在庭院内追逐打闹起来。



……



十一月二十六日,距离冬至还有两日,冬至郊祭已然开始。



五更天。



赵祯仪仗队的护佑下便出宣德门,经景灵宫,前往了太庙。



文武百官、皇室宗亲,皆需陪同,就连不满两个月的皇子应儿,也需随行。



当日晚,赵祯便住在了太庙。



与此同时。



赵祯在太庙前,为皇子应儿赐正名为:赵璘。



璘,即玉石的光彩。



要知。



皇子赐正名非随意取之,需要掌礼之臣多番研究。



既不能过俗而引得百姓日常说话犯了忌讳,又不能不够雅正。



赵祯,原名赵受益,被册立为皇太子时才更名为赵祯。



很多皇子拥有正名也都在三岁之后。



而此皇子不到两个月便赐名为赵璘,可见赵祯对他的期待,毕竟是嫡长子。



翌日,冬至。



还不到三更天,天色漆黑一片。



赵祯、文武百官、皇家宗亲等便从太庙赶往了南熏门外的郊外祭坛。



三衙士兵身穿紫色绣花战袍,身骑骏马在前引路。



后面是皇帝亲从、禁军各班直,乐工、文武百官、皇室宗亲等。



浩浩荡荡,绵延十余里。



苏良坐在马车上,脑袋一歪便睡了起来,他能晚睡,却很难早起。



第0148章:冬至郊祭,贝州兵变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