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0148章:冬至郊祭,贝州兵变  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0148章:冬至郊祭,贝州兵变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抵达祭坛后,赵祯便换上更为庄重的天子祭服。



这时,首相陈执中精神抖擞地站了出来。



他乃是冬至郊祭的掌礼主官。



两日前,在诸项准备事宜都完成后,陈执中称身体无恙,当即又接手了冬至郊祭。



气得张方平、丁度和夏竦三人盼着苏良再气他两次。



随后。



赵祯登上祭坛,先是朝着昊天上帝,即老天爷跪拜,而后再拜太祖……



宫廷礼乐随之而响。



随后,又是念祭文、饮福酒,烧冥币、纸帛、玉册等。



文武百官、皇室宗亲听到口令都要齐齐下拜,一丝一毫都错不得。



御史台的官员除了参与祭祀外,还有监察之责,比其他官员还要忙碌一些。



在这种场合,谁敢出错,那绝对会遭到重罚的。



祭天完毕后。



赵祯赐茶赐酒,与宗室、群臣观看礼乐。



随后,皇帝的仪仗才开始返还。



但这还不算结束。



赵祯入南熏门,过御街后,还要登上宣德楼。



此刻,已是午后。



宣德楼下除了站有百姓外,还有开封府和大理寺安排的犯人。



随即,赵祯亲自下发诏书,释放犯人,犯人跪拜谢恩,而后禁军有组织地返回营地,冬至郊祭才算结束。



而此时,已经到了下午申时。



群臣忙碌完毕后。



除了个别需要值守的官吏,大多数官员都可以开始享受长达七日的冬至假期了。



对当下的大宋百姓而言,冬至的重要性仅次于过年。



百姓都需要添置新衣,祭祀先祖,官府也将开放所有的集市。



苏良忙完后,回到家中倒头就睡,这种大型活动实在是太熬人了!



……



两日后,近午时。



苏良抱着苏子慕坐在庭院内玩闹,正思考着接下来的假期要如何过时,御史台的吏员突然传来消息。



“冬至之日,贝州兵变。”



河北宣毅军小校王则,起兵造反,控制了贝州城。



贝州知州张得一被擒,贝州通判董元亨被杀,整个贝州在一日之间沦陷。



这可不是百姓造反,而是军贼作乱。



贝州位于大宋的河北边境,位置相当重要。



一旦处置不好,很有可能爆发出更大的内乱。



并且,这个王则还是邪教白莲教的领袖,除了贝州外,其他地方也有诸多响应他的信徒。



当即,苏良便奔向了御史台。



苏良去了御史台之后,才知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。



军贼王则已在贝州城建国称王。



他自封为“东平郡王”,还赐封亲随张峦,卜吉分别为宰相和枢密使。



城内每一楼为一州,任命他的忠实信徒为知州。



城中百姓,年满十二且在七十以下者,皆为士兵,很多人的脸上都被刺上了“义军破赵得胜”六字。



此信息乃是当下知大名府的曾公亮通传的,确实无误。



当即,赵祯便下手诏于中书省、枢密院,令澶州、孟州、定州等周边主官都严守州城。



此外。



赵祯派遣宫苑使、象州团练使、入內押班麦允言,西京作坊使、资州团练使王凯,高阳关都部署、马军都虞候、象州防御使王信三人,率领禁军,前往贝州围剿军贼。



这些诏令当日就宣发了出去,效率极高。



临近黄昏。



陈执中与夏竦的一条建议,令两府再次争吵了起来。



台谏官们也都纷纷奔向垂拱殿。



这二人建议,在派遣将领平定贝州之乱的同时,派遣内侍何诚,持招安敕旨,招安贝州军贼。



招安乃是大宋常用的套路。



其主因有二。



其一,大宋士大夫官员普遍认为百姓造反乃是因穷苦所致,或因天灾,或因民乱。



若将他们全都抓到牢内,极易引起民愤,不如化贼为兵,让他们成为厢兵,为朝廷干活。



其二,战事极为消耗钱财,百姓造反经常都是按住这头儿,那头又开始造反,反复镇压,极其费事,不如将刺头收为己用。



陈执中、夏竦、庞籍三人皆认为应在平定贝州的同时招安,而吴育、张方平、文彦博三人则是强烈反对。



至于三司使王尧臣,并没有明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。



欧阳修、唐介、高若纳、何郯、苏良五人刚走到垂拱殿门前,便听到里面已经吵成了一片。



(本章完)



第0148章:冬至郊祭,贝州兵变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