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0277章:以名弃利!全宋第一仁良夫家  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0277章:以名弃利!全宋第一仁良夫家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一时间,羡慕者如云。



一些准备娶媳的富贵人家,也都学吴家那般,提出:不计厚奁,以此博美名。



……



这八个字,也是苏良的谋划。



他笃定,吴家一定会为名弃利。



苏良写给十三团练赵宗实的信里,便是承诺:若吴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厚嫁之风,便让官家为他们写这八个字。



这八个字的价值。



不亚于吴家的祖坟冒了青烟。



吴家失了嫁妆,却得到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美誉。



故而,他们才敢于坚决站出来反对厚嫁之风。



苏良拿到这八个字也是不容易的。



赵祯不可能完全依照苏良的意思将此称谓随意送人。



苏良也给了官家承诺:五日之内,使得全城百姓都讨论生子不举之事,且使得绝大多数人都排斥厚嫁之风。



如此一来,才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厚嫁之风。



赵祯欣然同意。



苏良做到了他的承诺,赵祯也送出了这八个字。



说白了。



一切舆论,皆是苏良的谋划。



百姓讨论的结果,也全在他的意料之中。



……



午后。



汴京城,南门大街。



一处茶楼的二楼包间内。



赵祯站在窗口,看向人潮涌动的繁华街道,心情甚好。



此次,苏良的做法,又给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。



原来,操控民意竟然如此简单。



街头贩卖小报的书贩、茶楼酒肆擅于言谈的年轻书生、勾栏里说评书的先生,皆有皇城司之人。



赵祯作为官家。



其心中的一些帝王之术不是士大夫官员们能够揣摩的。



有时,他站在百姓那方。



有时,他站在士大夫官员那方。



有时,他还会站在宗室外戚那一方。



这次,他所学到的经验是——



日后,若有政见与士大夫官员不合,便可制造民意制衡士大夫官员们。



很多时候,民意比君权更能使得士大夫官员们妥协。



……



这一刻,苏良并没有想太多。



他只是因不久前被舆论所害,才有了这个操控舆论的点子。



并让皇城司和开封府帮自己完成了这样一场热点事件的谋划。



当下,苏良只想着汝南郡王赵允让能够妥协。



若他下月嫁女能轻车简从,嫁妆减去六七分。



那此次反对厚嫁之风,才算有一个相对美满的结局,才能渐渐改变民间的厚嫁之风。



……



汝南郡王府,内厅。



赵允让坐于主位,何郯坐于下座。



这一刻,赵允让非常纠结。



他想到过官家会勒令他去厚嫁之风,但没想到官家竟然送了他准亲家一幅写着“全宋第一仁良夫家”的飞白书。



官家强迫他,他还敢拒绝,毕竟这属于他的家事。



但当下,他若还执意厚嫁,搞不好官家一怒之下就将这副飞白书收了。



吴家甚至有可能为了这个美名,直接退婚。



赵允让,好脸面。



但若让他减少嫁妆,他又觉得有失郡王府风范。



一旁,何郯笑着规劝道:“郡王爷,去厚嫁之风,实乃大趋势。你若带头做,那就是咱汴京城嫁女之家中的头一个,就是全宋第一仁良娘家,这可是一段可传千秋的佳话啊!”



“你不但省了钱、得了名,甚至还能挽回无数女婴的性命,可谓是领一方良风美俗,此功大焉,且可遇不可求啊……”



……



赵允让纠结了片刻后,道:“罢了罢了,大宋厚嫁之风,就从老夫这里开始改吧!”



听到此话,何郯顿时大喜。



他终于不用再听赵允让的“隔墙骂”了。



(本章完)



第0277章:以名弃利!全宋第一仁良夫家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