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228章 无题  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28章 无题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效率低?



朱雄英马上听出了画外音,问道:“你想到什么好法子了吗?”



蒋登贵也很是惊讶,他自然是知道陈景恪的。



最近一年,关于这位驸马都尉的传闻非常多。



但最让他关注的,还是滑轮组、轴承和飞梭。



能想出这种东西,定然是懂手艺之人。



不过即便如此,他心中也很是不以为然。



军器局都是最顶尖的工匠,所生产的东西,又是各自最擅长的。



每天都要生产几十件,这么多年下来有多娴熟可想而知。



毫不夸张的说,闭着眼睛都能把东西给弄出来。



他不信有人还能提高效率。



但他也不敢得罪陈景恪,只是以请教的语气说道:



“不知陈伴读有何指教。”



陈景恪知道他不信,也没有多做解释,而是先让人回宫里取一套度量衡工具过来。



就是他给形学研究班制作的测量工具。



这套工具,将来会作为理科学院标准器具使用。



随着理科的发展,必然会成为通用的度量衡工具。



而眼下他要做的事情,就离不开统一的测量工具。



所以,他准备先在军器局推广一下。



等待的过程中,他也没有闲着。



找来一套鞍辔,让工匠详细为他介绍了结构。



然后他尝试着将各个结构分拆……



完成这一步,又挑选了几个普通工匠,让他们每人负责一个结构的生产。



还挑选了几个人负责运送材料、零部件,还有人负责组装,有人负责质检。



众人都很疑惑,每人生产一个结构,就能提高效率了?



陈景恪依然没有解释,也没有让他们立即就开始制作。



而是等到测量工具取过来。



让人照着模板制作了几套,分发给他挑选出来的那几个工匠。



然后要求他们必须按照规格,生产出标准大小的零件。



是的,陈景恪准备推广流水线生产法。



刚才参观的时候,他发现工匠要自己生产大部分零件,然后再自己组装成鞍辔。



但凡知道流水线生产法的人,都知道这种生产方式有多繁琐,效率有多低。



所以就决定,先从这里着手进行改变。



流水线生产法,必须要有统一的度量衡。



否则零件规格不一样,也是组装不起来的。



所以,他才会让人回宫里取测量工具。



这还不算完,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明白,流水线生产法的先进之处。



他又找来同样人数的熟练工匠,和流水线普通工匠做对比。



并且他还提出了奖赏激励:



“赢的一方,每人奖赏十文钱,当场发放。”



十文钱,对陈景恪他们来说,根本就不值一提。



说的那啥一点,十文钱的小钞掉在地上,他们都懒得弯腰去捡。



可这些工匠们的眼睛,顿时就亮了起来。



对他们来说,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。



忙碌一个月,都不一定能存下十文钱。



本来只是一场无所谓的比试,现在每个人眼睛里都冒出了火花。



这个钱,我们势在必得。



陈景恪对此也非常满意,要的就是这个效果。



不是他不想多给奖赏,而是给的多了工匠们也保不住。



十文钱虽少,却能实实在在的,落到他们自己的口袋里。



随着一声令下,两组工匠火速行动起来。



正所谓行家一出手,就知道有没有。



那群熟练工匠动作非常麻溜,看他们工作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。



速度自然也是非常快的,没一会儿鞍辔的雏形就出现了。



陈景恪挑选的那一批工匠,技术确实很普通,和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。



同样一个零件,对面已经制作好,去制作下一个零件了,这边才弄了一半。



好不容易制作出一个零件,还要用尺子测量数据,然后进行修正。



任谁看,他们都输定了。



然而,当三五个零件之后,他们的制作速度开始提了上来。



随着制作的零件越多,速度就越快,精度也越来越高。



最后所有的零部件,都被送到组装人员手里,快速成型。



众人的目光,也渐渐被流水线组吸引。



任谁都能看得出,他们已经开始占优……



这让众人简直不敢相信,一群技术娴熟的老工匠,效率竟然不如几个普通工匠?



大多数人都想不明白,为什么会这样?



明明老工匠生产每一个零部件的速度,都比对方要快。



为何效率反而落后了呢?



蒋登贵等人毕竟不是普通工匠,作为管理人员,渐渐的看出了一点门道。



这种分拆制作,每个人只需要负责一个零部件,一旦上手效率会越来越快。



正所谓,唯手熟尔。



比起一个人负责大部分零部件,效率可不就是要提高数倍。



越是了解,他们就越是感到震惊。



这陈伴读也太妖孽了吧?



只是在这里转了一圈,竟然就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?



接下来的比赛已经毫无悬念,流水线组以碾压优势获得胜利。



众工匠都感到不可思议。



一群能工巧匠,竟然输给了一群二把刀?



可事实就摆在眼前,由不得他们不信。



他们自然知道,二把刀能获胜,靠的就是那个分拆制作方法。



对提出这个方法的陈景恪,彻底心服口服。



难怪能当太孙伴读,实在太厉害了。



蒋登贵立即出来,鞠躬道:“陈伴读,下官请于军器局推广此法。”



陈景恪颔首道:“我将这流水线法拿出来,就是希望能得到推广,你尽管使用。”



蒋登贵大喜:“谢陈伴读赐法。”



朱雄英若有所思的道:“流水线法……确实和流水一样,名字很贴切。”



徐妙锦崇拜的道:“陈伴读能创出此法,真学究天人也。”



陈景恪摇摇头道:“此法非我所创,秦朝时期就已经有了,只是后来失传了而已。”



“祖宗之法,我可不敢据为己有。”



朱雄英惊讶的道:“秦朝就有这流水线法了?”



陈景恪说道:“是的,秦能灭六国一统天下,靠的可不仅仅是法制变革。”



“他们掌握着许多高明的技术,在生产力上远超其他六国。”



第228章 无题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