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238章:穷途末路的渊盖苏文   家父李世民,请陛下称太子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38章:穷途末路的渊盖苏文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这个时代的百姓,大字不识,哪懂得什么家国大义。



最简单的,谁能让他们吃饱饭,能让日子有盼头,过得下去,谁就是他们的恩人。



李承乾审判贵族后,一般是收走七成钱财。



剩下的三成充公,还于百姓。



田产这些,基本上是进行再分配。



佃农翻身做了主人,有了自己的田地,只需要缴纳五分之一的赋税,剩下的都是自己的。



贫农就更加不用说了,原本一无所有,现在给钱粮田地,那就是恩同再造。



且李承乾颁布了太子教令。



下令废除百姓跟贵族之间,所有的相关债务。



不管先前是借的,还是其他方面的,全都一笔勾销。



隶属于高丽贵族,哪怕是前面官府认定的卖身契,田契这些,也全部作废。



在这样的情况下,高丽百姓,会希望再回到从前,那个吃不饱,穿不暖,天天给贵族当长工,一年到头还见不到钱的日子吗。



傻子都不想回去啊。



这样的生活,只要经历过,就绝对不会愿意放弃。



高丽百姓,就是这样子,突然成了最坚定的大唐太子党支持者。



从民心,到军心。



高丽的士兵,也是普通家庭里出来的。



现在他们的父母妻儿,都心向大唐太子,他们在当兵的时候,还能给家里一些赋税减免,这样的好事,谁不愿意呢。



以前给渊盖苏文当兵,许多粮食都要自己带的,死了就死了,什么都没有。



现在,如果战死了,家里能有抚恤金,还能有更多赋税减免,至于没了顶梁柱,就活不下去了。



这么一搞,高丽士兵的忠诚,已经是隐约超过跟随大唐太子的汉人了。



他们比谁都更希望,大唐太子能够永远的统治他们。



只有在大唐太子的统治下,才能过上好日子。



过上好日子。



简单的一句话,是多少百姓的期盼。



不少原本面临家破人亡的家庭,因为大唐太子的一系列法令颁布,重获新生。



许多人都已经在家中,给大唐太子立长生牌,日夜供奉了。



这是真正的圣人呐。



渊盖苏文输了。



彻彻底底的输了。



被唐军所攻占的城池,在经过审判,改革之后。



那里的百姓,就跟疯了一样,把大唐太子视作神明。



别说策反了。



随便走到一条街上,如果有人说大唐太子的坏话,周边的人都要暴起,给活生生打上一顿。



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大唐太子,已经成为高丽真正的王。



是所有百姓,在心里认可的王。



不是权力上的,而是在意识形态上的。



高丽的全境战争在延续。



按理说这样的平乱,高丽全体贵族的反击,应该会让唐军更为艰难。



可实际上,唐军的攻势,却越来越快了。



这就是大势。



往往有些城池人还没到呢,地方贵族就被高丽百姓给推翻,迎接王师到来。



一套流程下去,民心归附。



渊盖苏文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。



还没到年关,就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。



仅仅一个月的时间,十一月中旬。



几乎高丽九成地方就被平定,渊盖苏文被迫一直向北,逃入深山老林中。



贞观十七年,十一月二十三。



高丽全境,已被李承乾彻底掌控。



一箱箱金银珠宝,一车车装满了粮食的马车,被不断的运送过来。



从来没有人,会这么直接的干过,把所有贵族的财富全部进行搜刮。



这是个有着三百万人口的大国啊。



曾经还趁着隋末大乱,从中原收敛了不知多少财富。



现在全都到了李承乾手中。



国库都快抓不下了。



其实在很多时候,国家没钱,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的贵族没钱。



随便一批贵族们的家底,都能超过国库了。



当所有贵族的家底都被聚集起来。



真就是金山银山。



国库的仓库,粮食都已经放下下了。



比当初渊盖苏文在安市城囤积的粮食还要多。



安市城供给百万人口的粮食,主要是通过国库,以及强征百姓而来,实际上没有动到贵族阶层的利益。



百姓才多少油水。



早就被刮了不知道多少层,哪里有贵族手里的存粮多。



现在的李承乾,可谓是真正意义上,聚集了整个高丽的国力,全都掌在手中了。



然而,李承乾并没有说,把这些粮食,大方的赐予给手下将领心腹们。



赏赐是有一些,但主要是以古董字画,名号为主。



并非是实际上的钱粮赏赐。



大部分的钱粮,全部都用在了民生基础,以及军费开支上。



更为主要的是,大量的工匠都被纷纷召集到平壤城来,给予了优厚的俸禄。



在李承乾的安排下。



大量的工厂被纷纷建立。



平壤城东部,直接规划了一大片新的区域,作为工业集群所在。



各类工厂被建设出来。



正值冬季,百姓们也没有粮食可种,于是大量进行招工。



包吃包住,还有工钱。



曾经在大唐的那一套,再次被用在了平壤城。



东宫的那些小规模作坊,被设计成一个个工厂,按照流水线的模式,大规模开始进行制作。



整个高丽,在经历战乱之后,不仅没有颓废的感觉,反而是欣欣向荣之感。



因为优厚的福利政策。



使得临近新罗边关区域,大量新罗百姓忍不住诱惑,纷纷涌入高丽地区。



现在没有太过明确的分界线,且本来就是碍着的,走来走去,也不麻烦。



甚至于大唐营州地区,也有大量的百姓涌入到高丽来。



这不是政治上发动的移民,更多是百姓自发的移民。



营州汉人百姓们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,现在的高丽地区,名义上已经成为了大唐疆域。



大唐这边,已经准备把整个高丽地区改名为辽东道,为大唐第十一道。



所以前往现在的高丽,还是在大唐。



第238章:穷途末路的渊盖苏文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