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280章 唐蛮决裂   归义非唐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80章 唐蛮决裂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临近他不远处的数十名披甲官兵闻言笑道:“这些山上多着呢!”



一名列校闻言走上前来,压低声音与张温士说道:



“朝廷屡次加税,不少百姓都逃亡山里。”



“有的落草为寇,有的则是聚集村落,官军搜捕则逃亡深山中,待官兵离去再回去。”



“商州数万口百姓,至少有近万人逃入山中。”



列校的话让张温士咋舌,简单在丹水边烧熟溪水后,便将这烧熟的溪水灌入水囊中,带到了不远处官道上的马车里。



“咳咳……”



“丈人(岳父),水来了。”



张温士才上车,便见到自家细君伺候着一名白发老翁。



这名老翁是他的丈人,也是他能入京为官的恩人。



至于这名老翁,自然就是从荆南赶往长安,不日便要作为宰相执掌朝政的白敏中了。



月初,白敏中在走入商州后染上风寒,特意休息了大半个月。



如今病情稍好,便重新踏上了入京之路。



张温士熟练地用热水为白敏中泡了杯姜茶,随后由自家细君递给了他。



白敏中喝下一口姜茶后,气色变好了许多,舒缓道:



“前番瞧你与那名列校谈话,不知聊了什么?”



张温士也没有回避,当即便把刚才的那些事情告诉了白敏中。



白敏中听后长叹一口气道:“一年之内三次加税,如今又苛盐铁等杂项。”



“虽说这些税是世家及庶族在交,但交到最后,始终是布衣在交。”



“我们一路北上,多少百姓逃亡山野,你们也都瞧见了。”



“听闻南边的南诏冷落天使,老夫估计要不了多久,南诏便会与我大唐重燃战火了。”



“朝廷虽然裁汰了几万老弱,但节省下来的那点钱粮,恐怕不足以与南诏争斗。”



“老夫熟知夏侯孜,此人无实才,西川那些马军与骡军在他手上,恐怕疏于训练。”



“届时南诏来犯,老夫真不敢想剑南道会遭遇何等局面……”



白敏中看得清楚,但大势就是如此,即便你能看得清楚,却也阻挡不住。



大唐已经立国二百四十二年,自始皇帝一统天下以来,唯有西汉有过二百年以上的国运。



余下的东汉及晋朝、南北等存在,国运都鲜有超过二百年者。



不过白敏中也明白,如果继续按照当下的势头发展下去,那大唐恐怕真的会有倾覆之难。



“陇右那边,近来可有消息?”



白敏中忽的询问起了陇右的事情,张温士闻言颔首道:



“刘继隆趁朝廷丢失凉州时,出兵收复凉州,并大肆收容从剑南、山南等道逃亡的百姓,将其迁徙至凉州。”



“除此之外,回鹘大汗庞特勤派人走漠南送消息至丰州,称刘继隆、张淮深出兵袭扰安西,请朝廷擢授其安西大都护。”



“胡杂倒也敢想。”白敏中毫不客气的称呼庞特勤为胡杂,哪怕庞特勤执掌着安西回鹘。



“能把刘继隆的精力耗费在西边也好,总比他无所事事来得强。”



白敏中做出评价,但张温士却观察着他,同时小心翼翼的继续为他的茶杯添入姜茶。



“可是朝中有不少声音,都说他收容逃民是别有用心,假以时日,恐难剪除。”



“这话没有问题……”白敏中没有反驳,而是承认道:



“当初就该咬咬牙,征调天雄、西川、朔方、凤翔等镇兵马,趁刘继隆收复河临渭三州前,先一步把三州收复。”



“事后刘继隆坐大,朝廷却无力镇压,一直拖到如今,早已尾大不掉。”



“崔台硕(崔铉)在浙东平叛进行的如火如荼,月初才收复了明、台二州,但裘甫却又跑到海中洲去了。”



“听闻他正准备打造水师,渡海去海中洲将裘甫讨平。”



“东南不太平,朝廷的钱粮就会出现问题,而南边的南诏又蠢蠢欲动。”



“这种局面下,若是还想收拾刘继隆……”



白敏中长舒一口气,似乎不知道应该怎么说。



或许他应该直白些说“愚蠢”,但朝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口风,恐怕也是今上有意为之。



“看来今上与先帝,始终不曾放弃陇右……”



思绪间,他将杯中姜茶喝了个干净,末了才平淡道:“走吧,早些到长安也好。”



“是。”张温士应下,随后下车与官军列校交谈。



不多时,数十名官兵便护送着他们一行人,继续往长安前进。



与此同时,大唐派往南诏的第二批中使,也在二月中旬的时候,抵达了阳苴咩城。



只是相比较有眼色、知进退的杨知温,这次被派来的中使却十分跋扈。



他们不仅无视了清平官董成的提醒,甚至到了祐世隆面前,也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。



“至尊听闻云南王冷落天朝告哀中使,特此派遣本官前来。”



“敢问云南王,此事是否属实?”



中使姿态高高在上,坐在五华楼顶层主位的祐世隆眯了眯眼睛,心里的怒火已经被点燃。



反观对面的中使,即便他已经看出了祐世隆生气,但对于他而言,一个十六七岁的青年人,并不值得他在意。



更何况他出发前,北司的官员们便与他说过,此次理应彰显天朝威名,不可胆怯。



有人在身后为自己撑腰,自己还有什么好怕的?



“此事属实……”



祐世隆沉声开口,殿上的南诏诸臣也冷漠注视着这批中使。



“云南王为何冷落天朝遣派的告哀中使,难道不知道先帝驾崩后,属国应该做的礼节吗?!”



中使声音突然拔高,这让南诏诸臣纷纷攥紧了拳头,而清平官董成也站出来打圆场道:



“我王虽雄壮,但毕竟年幼,些许细节不甚在意,劳烦……”



“荒唐!”中使打断董成的话,董成不免错愕看向他。



只是不等董成继续打圆场,这名中使就冷哼道:“即便冷落告哀中使不是本意,但姓名呢?”



“难道整个南诏上下都是愚夫,不知道我朝玄宗明皇帝姓名,不懂得避讳吗?!”



中使突然提起名讳的问题,这把殿内众人说的愣住了。



他们自然知道唐玄宗李隆基,但李隆基昔年逼反南诏,于南诏君臣而言,对他并没有什么好感。



更何况藩属国国王避讳这种事情,通常也不会太较真,谁知道这人会突然说出这种事情。



“我姓名乃先王所赐,所谓名讳,先王也不甚在意!”



祐世隆被这批中使气得不轻,冷着脸继续说道:



“何况我国亦有丧,朝廷为何不派中使吊祭?”



“吊祭?”中使冷哼道:“云南王若是愿意改名避讳,本使当吊祭先王!”



“呵呵……”祐世隆气笑了,笑声中掺杂着愤怒。



董成听见这笑声,忍不住叹气闭上了眼。



杜元忠等青壮派在听到这笑声后,纷纷忍不住兴奋起来。



面对这笑声,那北司派来的中使依旧跋扈,下巴抬得老高。



“云南王若是不愿意更改姓名,且不说本使不会吊祭先王,单说您的册封礼,也将无限延后。”



“此外,朝廷会关闭南诏与安南、黔中、岭西、剑南等道的官道,停罢所有商货往来!”



中使依旧跋扈,而祐世隆却已经忍不了了。



他缓缓起身,尽管身处西南,年纪尚幼,但其身长亦有五尺六七,不然也不会被董成称呼为“雄壮”。



“封闭商道?”



祐世隆走到中使面前,与其相隔不过三步,而左右杜元忠等清平官也连忙起身走到殿上,拱卫祐世隆两旁。



祐世隆目光狠厉,让原本跋扈的中使顿感如坠冰窟。



四目相对间,祐世隆语气平淡:“那就封闭看看……”



“唐廷不给,朕就自己去取!”



“朕?”中使瞪大眼睛,指着他道:“云南王你……”



“住嘴!!”



祐世隆喝止其言论,拔出腰间的佩刀,走上前斩断了那代表天使的旌节,目光一瞥。



“即日起,南诏改国号为大礼,朕将改元为建极!”



第280章 唐蛮决裂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