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六十八章:怨气如海,众生之苦,顾锦年为生民立命【求月票】   大夏文圣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六十八章:怨气如海,众生之苦,顾锦年为生民立命【求月票】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离开宫殿后。



秦王殿下忍不住出声,整个人也显得随意起来了。



“是啊,给顾锦年做什么?即便是百姓承了他的情,他终究不是咱们皇室的人,要这么多民望做什么?”



魏王殿下也跟着开口。



至于太子却没有说话。



“也不见得有多少民望。”



“顾锦年最多一纸奏章送来。”



“回头真正的功劳,下面人你抢一点我抢一点,过个三五年,江宁郡有几个人能记得他?”



“再说了,他能参谁?江宁郡三大世家,一个都不好招惹,鬼知道他会选谁。”



秦王不以为然。



这功劳,虽然是泼天大。



可问题是要看给谁,给他们三个还好说,毕竟是皇子,不管谁登基,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。



但给顾锦年,其实作用性就小很多。



再说了,其实这功劳不要也无所谓,最起码不得罪人,江宁郡三大世家,任何一家得罪,都要承担风险。



所以不沾惹也不是一件坏事。



可就在三人你一句我一句时。



突兀之间。



一道声音。



自宫门外,缓缓响起。



“学生顾锦年。”



“今日,为江宁郡千万百姓,鸣冤请罪。”



蕴含浩然正气之声,在这一刻响起。



此时。



天还未亮。



这道声音,响彻整个大夏京都,莫名之间,拥有古怪力量。



传至大夏京都每一处地方。



这一刻。



所有人惊动。



被这一道声音震撼住了。



皇宫当中,太子三人也不由露出惊讶之色。



至于宫内。



永盛大帝微微皱眉,他知道顾锦年一定会去找那些商人麻烦,可没想到的是,顾锦年这么快就来了?



可还不等他开口时。



刹那间。



宫门之外。



一道恐怖的光芒,冲上九重天。



光芒万丈。



但确实黑色光芒,这是怨气,滔天的怨气。



如同黑云一般,在这一刻,演化成一张千里饿殍图。



饿死者,求生者,绝望者,易子而食者,草木赤地也。



恐怖的饿殍图出现在天穹之上,给予世人极大的冲击感。



宫门外。



顾锦年朝着皇宫一拜。



他的声音,再度响起。



“学生顾锦年,今日,为江宁郡千万难民,鸣冤请罪。”



“请陛下,严罚江宁郡所有商吏,作奸犯科者,斩首示众。”



浩然之声再度响起。



恐怖的天象,遮盖整个大夏京都。



顾锦年所言之声,也在每个江宁郡百姓耳中响彻。



家家户户都惊醒了,一个个出门看去。



看天穹之上,千里饿殍图,是人间炼狱,令人咂舌。



京都百官,也被这浩瀚之声惊动。



他们望向这天穹。



一时之间,愣在原地。



如此的天象。



引得京都上上下下一片沸腾。



纵然铁石心肠,当望着这天象景图之后,在这一刻也彻底沉默不语了。



相府当中。



李善望着如此天象,再听着顾锦年所言。



他不由闭上眼睛。



“要出大事了。”



他缓缓开口,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了。



这般恐怖的天象,不管是怎么出现的,朝廷必须要有所作为,江宁郡三大世家,只怕都逃不过这一劫了。



吏部尚书胡庸,望着天象,不由咽了口唾沫。



“灾情天象,饿殍千里。”



“顾锦年,他到底有何本事,竟然凝聚出这般不可思议之天象。”



胡庸震撼,他心中清楚一切。



不仅仅是他,京都大大小小的官员,都知道要出大事了。



请罪之说。



无论是三位皇子谁来做,无非是打压一家,杀鸡儆猴。



哪怕是顾锦年去,结果也是一样的。



可现在,顾锦年凝聚民心,化作天象,一幅千里饿殍图,不知道要让多少人锒铛入狱,斩首示众啊。



这已经不是针对一个世家。



可是要针对江宁郡所有世家,甚至但凡牵扯在内的商人,只要高价卖粮,只怕都要死啊。



一道道震撼之声响起。



顾家当中。



老爷子望着如此天象,也不由沉默失声。



他没想到,自己孙儿竟然用这种方式请罪江宁郡商贾。



这是他根本没有预料到的。



“当真要出大事了。”



这一刻,即便是顾老爷子,也深深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。



江宁郡三大世家,背后牵扯的关系太大了。



永盛大帝肯定是想出手铲除。



可即便是皇帝,也不好下手。



但现在不一样了。



天象已显,民心所向,这刀子必须要落下。



可这一切的后果,都将由顾锦年承担。



唯一的好处就是,民心所想。



自己这个孙儿,可得大夏百姓之民心。



面对此景,老爷子沉默不语,他没有说什么。



虽然会引来巨大的麻烦,可顾老爷子一点都不惧。



只要他在,就不会有任何问题。



皇宫当中。



当顾锦年之声响起。



永盛大帝不由走了出去。



望着千里饿殍图。



彻底沉默。



他知晓江宁郡有多苦难,也知道难民之灾有多可怕。



可当千里饿殍图出现之时。



他心头还是忍不住一颤。



常人无法承受这般的景象啊。



抬头看去。



芸芸众生,在这张图中,哭喊挣扎,绝望麻木,一粒米争的头破血流,吃土吃草,易子而食。



血淋淋的画面,让他不由深深吸了口气。



宫内。



太子三人也震撼无比地看向这天穹。



尤其是太子,他望着如此景象,莫名落泪,心痛无比。



秦王殿下则低下头来,不忍直视。



人终究是见不得苦难。



至于魏王殿下,反倒平静,他是镇府司之人,心肠如铁,望着如此景象,没有太大变化。



可要说内心,还是有些莫名不是滋味。



一道道悲哭之声响起。



大夏书院之中。



苏文景望着京都,沉默不语。



千里饿殍图,带给人太大的冲击力了。



为人所不可忍。



“为生民请愿,为天命之选。”



半响,苏文景缓缓出声。



他望着顾锦年的身影。



天象之下。



虽单薄,可却给人一种无穷之力一般。



这才是真正的儒生。



书院学生们,看不见顾锦年,可却能听见顾锦年之声。



再望向天象。



许多人落下泪水,有人恍然大悟,明白顾锦年为何今日面上有泪。



千万难民,树皮为食,这是纸上的东西,他们无法理解。



可现在,他们彻底能理解了。



宫中。



永盛大帝深深吸了口气。



而后缓缓出声。



“顾锦年,你要朕如何为江宁百姓平冤?”



他的声音响起,也传遍大夏京都每一处地方。



这是帝王之声。



百姓们屏住呼吸,听着这番君臣之言。



“江宁郡洪灾爆发,千万百姓流离失所。”



“难民四起,化人间炼狱,江宁郡十九府,商户勾结,哄抬米家。”



“无视生民,为赚碎银几两,枉顾人命,此乃为天地不容,为大夏不容。”



“学生恳请陛下,彻查江宁商贾,但凡牵扯此事者,哄抬粮价,当众斩杀,家产充公,念上苍有好生之德,无须满门抄斩,留得善念。”



“府城之外,难民卖儿卖女,望朝廷拨款,等价赎回,归还其家,若无父母,由官府赡养,直至成人,以工代偿。”



“一切发国难之财者,不可留一人。”



“江宁郑,徐,刘三家涉嫌极大,以致民怨四起,应当重罚,以示效尤。”



“再望陛下,彻查幕后之人,若有嫌疑,一并处罚。”



“王者杀王。”



“官者杀官。”



“正我大夏之风骨,定我大夏之民心。”



顾锦年出声。



他一字一句,没有任何一丝犹豫,将自己所有的想法,全部说出来。



管你郑家后面是谁,也管你徐家,刘家有什么背景。



哪怕是王侯,照杀不误。



哪怕是朝中大臣,也照杀不误。



否则,千万难民之怨气,谁来平定?



轰轰轰。



天穹之上,千里饿殍图震动不已,演化雷霆,席卷阵阵狂风。



这是生民之怒,也代表着他们的认可。



此时。



六部官员,京都百官,也在加速奔跑,往宫中赶来。



这件事情,涉及太大,因为顾锦年要一口气把江宁郡所有世家阀门统统清理干净。



虽借民意,可这样做,只怕会惹来更大的麻烦。



他们想要平息顾锦年之怒。



可以杀。



但不能全杀。



只是,不等京都百官到来。



永盛大帝之声已经响起。



“朕,允。”



简简单单二字,代表一切可能被抹杀。



皇帝同意了。



是真的要向这些商人开刀,也是向这些世家阀门开刀。



这一刀下去,至少数千人头要滚滚落地。



而背后所带来的影响,无与伦比。



只是就在皇帝答应后,不到刹那间。



“陛下。”



李善之声响起。



他赶到宫外,运用浩然正气,给予传话。



“江宁郡之难,乃大夏之殇,臣望此图,心中有万千感慨。”



“商贾哄抬粮价之事,须彻查,但也不可太过于激进,免得打草惊蛇。”



李善开口。



倒不是为了给那些商贾开罪,而是涉及太多人,没必要如此意气之争。



顾锦年一腔热血,为读书人,是少年。



这个他可以理解。



可很多事情,绝对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。



身为宰相,很多事情他必须要出面,打一个圆场。



点到为止即可。



如今江宁郡已经平乱,实实在在没必要再这样闹下去。



“臣等认可李相所言。”



“还望陛下三思而行。”



百官开口,他们能够理解顾锦年心中之痛恨。



可更加明白是一点。



利益才是王道。



这些少年热血,终究会坏事。



不能因为一时的情绪,而引来更大的麻烦。



此时。



宫内。



永盛大帝没有说话。



这意图很简单,说服他没有用,必须要说服顾锦年。



李善瞬间明白,而后他看向顾锦年,语气之中带着劝意。



“世子殿下。”



“江宁郡之灾,我等百官,也是夜不能寐,如今江宁郡百废待兴,还需要他们。”



“如今应当让他们修缮江宁郡,重建家园,等到彻底平定,再去惩罚也不迟啊。”



李善开口。



他看向顾锦年,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

这话虽然说的好听。



可在顾锦年耳中,却充满着讥讽。



这种商人,指望他们重建家园?



他不是不懂,李善的想法,无非是不希望惹来更大麻烦,想要慢慢去开展工作,而不想如此激进。



毕竟江宁郡灾情结束,接下来就是重建家园,李善不想再节外生枝。



他是宰相,这种事情肯定是他来做。



当然最主要的是,一但杀了这三个世家,会惹来很多麻烦,于朝堂局势,于太子之位,甚至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在其中。



至于是什么,就不得而知了。



“世子,你赤子之心,我等钦佩,不过死去的已经死去了,追责加罚,倒不如罚他们赔银救灾,这样更好。”



“是啊,世子殿下,若真为百姓,李相所言,句句属实,也是为大夏好啊。”



一道道声音响起。



这些文官纷纷开口。



不过没有一个儒臣。



站在儒臣的角度,他们支持顾锦年,所以没有出面。



面对众人苦口婆心。



顾锦年没有说话。



而是缓缓抬手。



对于这些已经烂到根子里的人,顾锦年不想说什么。



他能够理解,这些人为何如此。



不完全是因为利益关系,而是朝堂磨平了他们的菱角。



可官无作为,又何尝不是一种罪过?



顾锦年两世为人,他也没了少年热血。



可他有起码的三观,他做事不奢求替天行道,可却求一个问心无愧。



倘若没有古树带他感受江宁郡之难。



或许,顾锦年为了大利益,会选择退让一步。



可亲身感受过江宁郡灾难后。



他便没有了个人恩怨,有的只是心中正气。



众人好奇,不知顾锦年为何抬手。



而此时,天穹之上,乌云滚滚,只是一缕缕白色光芒,出现在他手中。



这是民心之笔。



他没有废话。



朝着虚空落笔。



【峰峦如聚,波涛如怒,山河表里潼关路。】



【望西都,意踌躇。】



【伤心秦汉处,宫阙万间都做了土。】



顾锦年落笔。



他神色坚定,每一笔蕴含自己的情感在里面。



他没有做任何一字的修改。



虽大夏无潼关路,虽大夏没有秦汉。



可这是一种拟化。



他不想抨击朝廷,因为陛下没有做错。



众人望着这首诗词。



有些不解。



无法理解这是何意。



可当顾锦年最后几笔落下后。



全场寂静。



【兴,百姓苦。】



【亡,百姓苦。】



当最后画龙点睛的两句话落下之后。



璀璨光芒,再度冲天而起。



而这一次,不是镇国之诗。



而是千古诗词。



天穹上。



雷霆万丈。



悠悠之声,是百姓苦难。



天象之中,哭喊之声,如雷霆一般,震动大夏京都。



所有百姓,在这一刻愣住了。



他们齐齐看着这可怕的异象。



也深深感受到顾锦年心中的悲苦。



大夏书院之中。



一些大儒更是瞪大了眼睛,望着顾锦年所写的诗词。



浑身麻木。



“兴,百姓苦。”



“亡,百姓苦。”



“他这是在为生民立命啊。”



大儒们齐齐开口,他们声音都颤起来了,不敢想象,顾锦年才不过十六岁。



竟然能这般。



书院之中。



苏文景也不由感到惊愕。



他爲准半圣。



苦读圣贤书几十年,可今日,却还不如顾锦年。



这一刻。



京都百姓。



纷纷跪下。



他们朝拜顾锦年,只因顾锦年为他们请命。



为江宁郡千万不屈百姓请命。



为那些死去的百姓请命。



满朝文武惊愕。



李善更是直勾勾地看着顾锦年,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了。



这首诗。



代表着顾锦年坚定不移的内心。



皇宫内。



太子三人,也目光呆滞,望着这一切。



千里饿殍图本以为已经是顾锦年最大的能力。



可没想到,他在这个时候,竟然能写出千古诗词。



大夏京都的景象。



被天地映照,出现在江宁郡之中。



百姓们惊愕不已。



一时之间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

随着千古诗词所带来的影响,百姓们也彻底明白顾锦年在做什么。



刹那间。



无数百姓跪在地上,为他们的家人,为他们的惨状,为他们心中的不平与不屈跪下。



顾锦年。



不畏一切。



儒者风范。



为生民立命。



为冤魂请罪。



如此之壮举,大夏立国至今,从未有过。



“学生。”



“顾锦年。”



“今日,三请陛下,杀贪官,斩女干商,还天地之朗朗乾坤。”



“请陛下,恩准。”



声音再度响起。



皇宫外。



顾锦年缓缓跪下。



他这一跪。



不是跪帝权。



而是为难民所跪。



为那些死于非命的难民所跪。



若不杀商。



他心中的这口气。



咽不下去。



若不严惩。



他不为儒者。



至于后果?



管他洪水滔天。



吾,问心无愧。



轰。



此时,雷霆大作。



大雨倾盆而坠。



皇宫内。



响起坚定之声。



“朕,准。”



---



---



---



兄弟们,四天九万字,人麻了。



今天一整天莫名很累。



明天大家不用抱期望,正常更新,一更。



我累麻了,看在这几天如此勤奋,任劳任怨,主动老老实实加更,不卡章的情况下。



月中了,来点月票好不好?拜谢了!!!求求各位读者老爷了!!!



还有,我没有存稿,有存稿这本书扑到死。



全部都是每天现码,我这人存稿不了,存了就犯懒。



再宣传一下群号。【879692676】,没事可以来催更!



第六十八章:怨气如海,众生之苦,顾锦年为生民立命【求月票】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