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二百一十三章 罗候   南诏唐妃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百一十三章 罗候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“天大的事?”



李忱看了一眼那老人,脸色也不由的凝重了起来。老人的身份李忱是清楚的,且在李忱眼中尤为特殊。能在他口中所说出来的大事,那自然是大事。李忱不敢怠慢,开口道:“罗仙人请讲。”



“不知陛下现在是否要率军攻打河湟?”



李忱点了点头道:“朕却有此意。”



老人抚了抚胡须,看着李忱说:“倘若小道想让皇上放弃这个想法,皇上可能听劝?”



李忱轻笑了一声,双手负在身后,开口道:“自先皇以来,河湟失守已有数十载,朕受命于天而登大宝,所为便是要光耀我大唐,将天下尽收我大唐版图之中。河湟不收,如鲠在喉。罗仙人,朕不是喜欢劳民伤财的庸人,此番攻打河湟已是深思熟虑,且胜券在握。可就在这个时候,罗仙人却告诉朕放弃攻打河湟,你认为,朕会同意?”



老人仰头大笑了两声,点了点头:“陛下果然有先祖遗风,气量胆色均异于常人。只是小道若无把握,亦不会来劝说陛下,所以希望陛下还是仔细的考虑一番微妙。”



李忱扬了扬眉毛,开口道:“那罗仙人可以尽管尝试一下,看看是否能够扭转朕的心意。朕也比较好奇,罗仙人究竟是为何,执意让朕放弃攻打河湟。”



老人点了点头,将拂尘抱在怀中,开口说道:“前朝隋炀帝曾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,开通济梁,自西苑引谷水、洛水达于黄河,自水引河通于淮水。此乃运河之始,不过所谓运河,在我等修道之人眼中,则是一国之脉。当初隋炀帝不惜劳民伤财开创此条运河,一时间百姓民不聊生,但是结果想必陛下是知道的。”



“按理来说,隋气数并未消尽,但是陛下先祖横空出世,生生截断了大隋气数,也以此建立了如今的大唐。而当初隋朝的龙脉,也做了我大唐的嫁衣。”



“气,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。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。朕虽不通晓风水,不过罗仙人所言,却是让朕有些雾里看花一般,罗仙人话中深意,是说倘若攻打河湟,会动了我大唐根基?”李忱嗤笑一声。李忱虽然信奉堪舆之学,但是却不会盲目的认为此道能影响一国兴旺。在李忱眼中,一国兴衰,一则看我君主,二则看贤臣,三则需有能当四方之猛将。如今大唐,前有三军统帅钟无涯,后有天策上将公孙无策,虽不敢说能与古之韩信项羽相媲美,但是在李忱眼中,他们二人放在历朝历代之中,也足以是惊艳绝伦之辈。



再说贤臣,如今大唐下有魏魏申之,上有三公遗臣,治国抚民,无一不当。再加之李忱本身就是一名不可多得的贤君,若说只是攻打了河湟,就会耗尽大唐气数,李忱是打死都不会相信的。



“非也。”



就在李忱说完之后,那老者当即便推手说了一句。李忱皱了皱眉,说:“那罗仙人之意?”



“陛下可要知道,自大唐开国以来,已有二百余年的国寿了。一国之兴在于君,但是一国之久则在于天。大唐能够中兴与陛下,自然与陛下的贤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,但是大唐能够久而与世,则与国运有着天大的关系。此国运,则寄存于龙脉,但是陛下可不要忘记小道方才所说的话,这龙脉,并非是大唐的,而是当年高祖皇帝从隋朝手里抢过来的。”老人微微一笑,声音淡然。



李忱眯了眯眼睛,看着一副仙风道骨模样的老人,声音有些低沉:“就算如此,那又如何?难不成罗仙人还要朕将它还回去不成?”



“陛下先别着急,请容小道慢慢道来。”



老者的脸上仍是带着笑意,像是对李忱的态度没有丝毫的察觉一样。只见他轻抚胡须,缓缓开口道:“抢回来的,说到底,都不是自己的。小道夜观星象,推演过数次……如今大隋龙脉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水枯泽竭的地步了,倘若不是陛下先祖有宏志在前,恐怕如今的大唐已是末世。所以小道要提醒陛下,此时最应该做的应该是养精蓄锐,先使国家风调雨顺,后使龙脉休养生息。无需多时,只要再过十年,以陛下的聪明才智,龙脉必将恢复,届时陛下自可动兵征战。但若是陛下此时便要进攻河湟……恐怕本就孱弱的龙脉会因为陛下动用干戈屠戮苍生而顷刻崩碎,届时,便是皇墟观众人倾巢而出为大唐拦截气数,恐怕也为时已晚了。”



李忱静静的听着老者说话,轻轻的抿了抿嘴唇。他抬头看了老者一眼,眼神之中情绪复杂。



“陛下似乎还有不解。”



老者微微一笑,看向李忱。



第二百一十三章 罗候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