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三章 罗候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李忱沉吟片刻,看着老者沉声说道:“昔年皇墟观落成,不过是先祖为了重现当年钦天监所造。你观内有人八百,名为道士,实为替我大唐添增气运消灾避祸的炼气士。朕不懂这些堪舆之学,但之所以仍供养着你皇墟观中人,并非是朕有多信任你们,而是朕遵循祖宗之法,朕信奉陆离之说。你罗候有没有问题朕不知道,但是朕现在就告诉你,朕要攻取河湟,即刻!”
“既然陛下也说了愿听师兄之言,那么陛下大可以将此事告之师兄。倘若师兄同意陛下攻取河湟,小道自然无话可说。但是倘若师兄也劝阻了陛下,那么……就请陛下你定要三思而行。”罗候朝着李忱轻轻拘礼,语气平淡。言语之中,丝毫没有被李忱的话所气恼,仍是表现的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。
李忱眯了眯眼睛,也不知在想些什么。良久,他看了一眼罗候,说道:“朕可以等,但是大唐不能等。十年之后,就算朕手下兵力充盈,但是等到那时候,朕恐怕已经老了,若是如此的话,这河湟就是攻下来,又有何用?”
罗候看着李忱,轻轻摇了摇头,他将手指轻轻的点在李忱的胸口上,然后掐指一算,单手负在身后,一副超脱世俗仙风道骨的模样。良久,罗候一句话没说,只是轻声的叹了口气:“陛下你有没有想过,有一天自己也许会死。”
李忱:“生老病死,人之常情。”
罗候点了点头,微微躬了躬身子:“请陛下务必推迟三年,三年一过,陛下大可高枕无忧的攻取河湟。至于其他事情,小道跟皇墟观会替陛下悉数拦下,但是这三年来,请皇上一定不要大动干戈。”
“三年?”
李忱深深地吸了口气,略微思量,看向罗候:“好,那朕看在陆离的面子上,就给你三年的时间。不过这并不代表你说服我了,如果朕找到了一个必须攻打河湟的理由和一个不可拒绝的战机,这三年之约,朕会重新考量一番的。”
说罢,李忱双手负与身后,大步离去。而罗候则在李忱身后一直谦卑的微微鞠躬,直到李忱的身影消失在他的视线里,他才缓缓的起身。
起身,便是一声猝不及防的轻叹。
正如李忱所言,所谓的皇墟观,只不过是皇室豢养的一批有些手段的炼气士。所谓炼气,亦是养气、修气。皇墟观八百炼气士生下来就全是孤儿,而一手将他们带大的人不是别人,正是住在东郊孤山上的陆离,也就是蝶儿的师傅,逍遥子。而罗候,则是在逍遥子隐居之后,皇墟观新的首座。相比较起逍遥子的懒散跟随性。罗候就显得有些循规蹈矩跟一丝不苟了。
皇墟观能够有今天,那大半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,并非是逍遥子有什么玄通。用当年宪宗的话说,倘若皇墟观若是一直让逍遥子执掌,恐怕门下八百炼气士,能余下一半已是幸事。
但是跟逍遥子有些不同,罗候跟李忱的关系并非有多好。这原因,还要说起数年前武宗在位时的一件事。当时武宗登基,器宇轩昂君临天下,且在他所管制之下,大唐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。所有人,几乎在当时都是武宗的,这些人中自然也包括罗候。不过当初武宗速来瞧不起卧薪尝胆败絮其外金玉其中的李忱,尝尝逼他做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。而一直到后来,武宗死后,李忱继位,有不少人也在背后宣扬过什么阴谋论,但是却被太后跟李忱压了下来,所幸,李忱上位这件事,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不满。
但是这罗候,就是这“不满”中的其中一人。
当时的罗候,几乎每隔几日,便要弹劾李忱一次,皇墟观有先朝遗命,就算是皇上本人,也不得杀一人,不得囚一人,不得罚一人。故此,罗候越发的变本加厉,甚至于李忱登基几天便解决了两党争执,都没能改变他的想法。当时的李忱震怒,恨不能杀之而后快,若不是逍遥子遗言劝之,恐怕就是触及祖命,李忱也要杀了罗候了。
而也就是因为这件事,罗候一消失,便消失了多年。期间,他身居皇墟观,不参政,不参谋,不参言。他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,就是在皇墟观里观星养心。而这一次出来,是他在李忱登基的几年后,第一次见李忱。
如梦初醒一般……
“师兄所言果不欺我,只恨我当年未能放下,不然如今大唐,又岂是今日之境?”罗候轻笑一声,有些自嘲。他轻轻的摇了摇头,然后背着双手,缓缓的望向天边,一行飞鸟掠起,煽动着翅膀朝着远处高飞,罗候抿了抿嘴唇,良久,轻叹了一口气。
方才捻指掐算,罗候不敢说看清了,但是他却是看到了。
虽然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,但是罗候很清楚,那一定是大唐的未来。只是这个未来,却又有些让人哭笑不得。
轻轻的摇了摇头,罗候转身,缓缓的朝着皇墟观的方向走去。这话传到了,他的任务便已经完成了。至于李忱听不听,除了他自己之外,没人可以左右。
第二百一十三章 罗候[2/2页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