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   汉明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xbequge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鞑子的图谋得逞了。



落在撤退后面,殿后的北伐军士兵及给他们留下的十来条渡船,来不及驶至安全区域,由此被蜂涌而来的铁骑和游骑淹没。



刚至河心的北伐军将士,目睹着这一切惨象,睚眦欲裂,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红的!



这种恨,怕是恨到了骨子里了。



这是一场悲剧。



鲁之域说得没错。



在吴争率部泅渡撤至东岸后,尝到胜利美妙滋味的鞑子骑兵,迅速挥师南下。



次日,宿迁失守,八百守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,尽没!



……。



兵败如山倒。



无论哪一方都是这样。



要么撑住,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


唯一的例外,就是适时有外力进行介入。



被困在直河以东的吴争所部,其实已经陷入了相当大的被动,根本没有动弹的可能性,当然,并非绝境,因为只要横渡骆马湖,就可以与沭阳守军会合,并据沭阳而守,与之前淮安城的凶险,不可同日而语。



但吴争此时身边兵力仅不足五千之数,弹药匮乏,加上行军不如敌骑速度快,这限制了吴争向南增援的可能性,只能“坐视”宿迁的失守而焦急如焚。



但很多时候,一场战争的胜败,不完全取决于主帅的统筹,各路被派出将领的主观能动性,占据着非常大的变数和效果。



清军不知道,吴争同样也不知道,一个强大的“外力”适时出现了。



宋安极力鼓动“失意”留守清河的钱翘恭,西渡洪泽湖闪击泗州,是有深意的,这不仅仅是为排解钱翘恭的郁闷和抢泗州战马,宋安有着一番不可描绘地谋划。



都说人有多大胆,地有多大产。



会咬人的狗不叫,这话虽然不中听,但宋安属于这样一种心性。



随着淮安以南敌人骑兵活动范围的不断压缩,各地潜伏的长林卫开始活动,越来越多的情报开始汇聚。



多尔衮在徐州!



这个可有可无、似真还假的情报,让宋安动起了心思。



这就是一闪念之间的想法,或者是没有可行性的绮念,有些人会一笑了之,可有些人会当真,并为之付出一切。宋安,属于后者。



他要下一盘大棋!



淮安府与徐州府接壤,宿迁与徐州府边界仅三、四百里,这对于发动一次突袭,是完全可能的,但,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兵力的多寡,而是突然性和多尔衮在徐州这个情报的准确性。



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外力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